2008年01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B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毕业生:如何圆好就业梦
知己知彼机会多
  2008年将从黄河科技大学毕业的姜伟生已经在菏泽跑了几个用人单位,由于各个用人单位条件不一,对自己毕业后到底怎样选择他很难拿定注意。离2008年高校毕业生离校虽然还有将近半年的时间,但很多大学生已经通过人才交流会等多种场合与用人单位进行接触,像姜伟生一样一些毕业生在考虑要不要与用人单位签约时犹豫不决,如何把握好机遇圆好自己的就业梦?在毕业生就业进入买方市场的今天,有人将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供方推销、需方选择、供方抉择。目前毕业生们才刚刚准备投身于供方推销的第一站,有的却已经开始考虑要不要与用人单位签约了。供方抉择提早到来,毕业生一时措手不及,签与不签犹豫不决。这就暴露了一个问题,作为供方的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推销自己,接受考核,却忽视了考察用人单位。

害怕第一次签约

  日前记者询问了几名菏泽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大多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与用人单位接触的,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自己还没有进入社会,对社会上的一些情况了解不多,无论招聘单位推出的职位是好是坏,他们都害怕第一次签约。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同学说,一家公司了解了他的情况,只对他面试以后就答应和他签约。当天才面试,马上就签约是不是太快了?他最后拒绝了那家单位,“我对那家单位还不够了解,那么快就签协议我怕日后后悔,再说我觉得我还可以找到更好的。”他还说,也有一些条件不错的同学已经与招聘单位达成了签约意向,大家都比较为难,不知要不要签。第一次找工作如果就比较顺利,应届毕业生们一方面受宠若惊,大受鼓舞;另一方面又忐忑不安,签与不签左右为难。签了的话除非毁约,要不接下来就没有资格再争取别的工作了,可是会不会“好戏在后头”呢?

犹豫在于定位不准

  菏泽学院继续教育部的一位教师说,这种心态在应届毕业生当中颇为普遍,“他们既怕错过了这样的机会,又希望自己找到更好的单位,不愿意这么早就定下来。其实毕业生应该反思一下这种犹豫不决的心态。”他认为到了签约时毕业生还不知如何定夺的话,就应该重新认识思考一下自己,自己在求职之前的定位找准了没有?自己的心中要有一张“谱”,这张“谱”既是找工作挑岗位的目标指引,又是签约前选择单位的重要标准。目前的人才市场还是买方市场,毕业生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处在劣势,是一个被挑选的对象。如果遇上自己认为还可以的单位就应该尽快抓住时机,以免错失良机,如果岗位不理想,则继续寻找,不应犹豫不决。

深思熟虑下定决心

  一方面,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表示,只要遇到能力很强、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可以马上进行面试,签订协议;另一方面,初次求职的毕业生面临选择却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在一次人才交流会上,我市一家以从事连锁超市闻名的企业招聘台前打出了 “优越的发展平台,一定适合追求卓越的你”等有吸引力的招牌,在招聘台前吸引了不少招聘的人员。招聘人员认真详细地向前来咨询应聘的人员介绍企业的情况,并对条件优秀并有意加盟的人员具体协商招聘后的条件。负责招聘的人员告诉记者,对有意招聘的毕业生我们签订协议后,给毕业生25天的时间进行考虑,在这期间毕业生经过考察深思熟虑后,认为适合我们企业就正式签订招聘合同。他说,优秀的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比较多,应该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定夺,如果有更好的机会我们不应该拴住他们,再说,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深思熟虑后再作出决定,那么他们也来得死心塌地一些。

  一位已经从事多年人才招聘的同志也告诉毕业生,毕业生要充分思考以后,再作决定,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用人单位负责。

曾江华 王绍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B01版:要闻
   第B02版:农民之友
   第B03版:文化
   第B04版:产经
农业部:我国秋冬种粮面积保持稳定
山东争创玉米亩产“千斤省”保粮食安全
西安开始在街头设置紧急报警系统
贵阳: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监控蔬菜价格
云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纳入“行政问责”依据
湖南:“回流型”企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乌鲁木齐:除夕夜“乐”在农家
石家庄企业集体协商定工资
手中一团面蜚声北京城
大学毕业生:如何圆好就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