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出租车是纽约街头一景。纽约出租车管理局发放了1.3万多张出租车准运证。最近,这些准运证身价暴涨:在2007年6月的拍卖会上,一张准运证最高叫价达到了55.4万美元。
纽约大多数出租车司机没有自己的准运证,他们从出租车公司租车,日租金100美元,油费自付。他们必须尽可能多地拉活儿挣钱,因此纽约的出租车司机经常在路上开快车。有的司机拒绝载客去郊区,因为返程容易空驶。约翰内斯堡:17人乘一辆出租车
在南非大城市约翰内斯堡,装有计价器的出租车不多,而且相当昂贵。因此,大多数约翰内斯堡人打一种名为“康比斯”的出租面包车,它能搭乘17人,必要时还可以在车顶上放行李。
“康比斯”是地道的城市交通工具,它便宜、快捷,而且数量多,总能打得到。它们只按固定路线行驶,实行全程单一票价。如果有一个位子空着,司机就一直按喇叭,直到有人上车。
由于干这行利润丰厚,因此相互竞争的出租车公司常为争夺特定路线的运营权而打得不亦乐乎,有些司机在出车时随身携带武器自卫。司机不是雇员,而是独立的经营者,付固定的日租金向车主租车。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康比斯”常常在街上横冲直撞,险象环生。
法兰克福:“公务员”和“赌徒”
打车在德国城市法兰克福非常特别,这与该城市的人口数量总是大幅波动有关。在平常时节,对60万居民来说,1700辆出租车太多了,一年的大多数时间,出租车司机没有足够的活儿干。一些司机抱怨说,对打发漫长的等待时间来说,《图片报》显得太薄了。但在举办国际书展或国际车展这样的大型活动时,参观者蜂拥而至,出租车却又供不应求。
平日里,出租车司机分化为两种类型:“公务员”型和“赌徒”型。“公务员”喜欢拉有规律的活儿,比如送老人去医院看病。这种活儿收入相对少些,但毕竟是可靠的收入来源。“赌徒”则去机场排长队。要是拉上一名去北威州的客人,250欧元就到手了。但也有可能拉客人去附近的宾馆,只挣到5欧元。因此专跑机场的出租车司机已有约定:如果拉到短途客,出租车司机回到机场后不必从队尾开始排队。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