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乡下农村最大的节。春播夏耘秋收冬藏,乡村走进腊月,农事刚歇,另一种繁忙和热闹便已粉墨登场。乡间大道上娶亲的唢呐一波接着一波,小村里闹喜的欢笑一浪高过一浪。或远或近,或急或缓的爆竹声也调皮地吵醒了安静了一年的村子,唤回乡人久违的心跳。
在农村,到了腊月二十三就算是到年关了。每当这个时候,在外面工作或在外打工的游子们的思乡之情,便被浓浓的年味搅活了,搅浓了,搅深了。他们纷纷回乡,家乡小小的车站顿时热闹起来,每天归人如潮,熙熙攘攘,乡间的村村寨寨也就平添了一股色彩缤纷的人流。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些归来的打工妹,她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衣裳,潇洒地走在乡间的路上、集上,那独特的衣着,那陌生的面孔,吸引了乡亲们的目光,照亮了乡村的天空,更给乡间平添了一种节日的气氛。她们犹如一朵朵报春花,给人们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城市的风采,更带来了外面世界的信息。
年关过后就到了乡亲们备年货的黄金时间,这时乡村的集市开始热闹起来。一个集市就像一条大河,四面八方的小路像一条条小溪,一条条小溪从一个个村子里流泻而出,汇入集市这条大河。顿时,河里人群汹涌声流澎湃,久久回荡在乡间的天空,犹如春天美妙的旋律。
在乡下过年,最令人激动的是除夕。这是描绘农村生活状况的年画,贫困还是富裕,民不聊生还是国泰民安,都可以从大年夜里窥探出来。除夕还是阖家团圆、和和美美的代名词,她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安宁,象征着祥和。乡亲们对除夕非常看重,餐桌上除了猪肉外还一定要有鸡和鱼,因为大吉(鸡)大利和年年有余(鱼)的美好未来,令每一位庄户人为之向往,为之奋斗。谁不希望来年财旺粮丰,喜乐安康?
一切办妥之后,一家人围着圆桌甜甜美美、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大锅里盛满吉祥,酒杯里盛满富裕,话语里飘满欢乐,屋子里荡满喜气。除夕夜是新春的通知书,是乡亲们的祝福音。晚饭后,或一家人围着火炉谈笑风生算计来年生计,或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精彩晚会节目,或约三邀五聚在一块侃个海阔天空。待到新年的钟声敲响,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此起彼伏,在乡村的夜海里翻腾不息。
过年喝年酒,也是农村不可
缺少的一项礼仪。大年初一之后,
隔壁邻居、三亲六戚便开始互相
走亲串户喝年酒。酒场上人们那
悠悠祥和态,融融年酒情,凝聚了
乡亲们的深情厚谊,寄托了他们
的美好情怀,更展示了国泰民安的好光景。 张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