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大民生工程”系列报道·社保救助篇
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2007年我市在稳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大病救助、城市低保、城市大病救助的同时,农村低保实现普遍建制,一个在全市铺开的“大盘子”,让纳入保障的贫困人口觉得温暖。

低保保障贫困农民基本生活

  赵庆增是牡丹区万福办事处赵庄社区的一位农民,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他与先天性智障的弟弟相依为命,靠开一个小代销点勉强糊口。

  “乡里乡亲的都给兄弟俩帮忙,好心的邻居谁上城里,就帮他们进货。乡里也经常给予救助,这不,前两天刚送给哥俩两床新棉被。但真正让哥俩受惠的是享受到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意味着,特困户定期定量生活救助、临时生活救助等缺少制度规范的程序办法,将退出历史舞台。让贫困农民觉得温暖,感到了有所依的踏实。”牡丹区万福办事处副主任张洪波告诉记者。

  赵庆增说:“每人每月20元的低保救助金,保障了我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感谢党和政府对俺的关心。”

  2007年,我市全面启动了农村低保制度。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市农村低保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运行机制初步规范,已将人均年纯收入低于800元的25万人全部纳入了农村低保,约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发放农村低保金6886万元,人均月补差标准除牡丹区为20元外,其他县全部达到25元,年补差达到300元。省财政拨付的低保金4500多万元目前已全部到位,市、县、乡三级财政也切实加大了预算投入力度,三级均配套了全年资金,财政投入由2007年年初的494万元增加到2343万元。对全市约25万人的农村低保对象,从2007第一季度补发全年低保金,保障了其基本生活,实现了应保尽保,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养老金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日前,牡丹区南城办事处农民朱谋在南城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从牡丹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到了养老金2481元。他高兴地说:“真没想到能领到这么多的养老金。”

  朱谋说:“我是1994年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交了两千块钱,本来60岁开始领,一直没领,今天领了两千四百多块钱,比老本还多。感谢党、感谢国家政策好,我一直领到老,解除了后顾之忧。”

  朱谋曾经在一所学校当教师,后来工作中断了。为了解决养老问题,他于1994年1月为自己交了一份农村养老保险。当时半信半疑,只缴费1年,共计2000元,后来就把这件事淡忘了。2007年,他无意中在家中找到了缴费手册,发现自己早已到了领取年龄。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牡丹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保处,工作人员热情地为他办理了养老金补发和领取手续。一下子领到养老金2481元,令他喜出望外。

  目前,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总数达32.9万人,养老金领取人数达14818人。我市在对新被征地农民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有条件的县区,对以前被征地农民无生活保障的进行生活补助或纳入城乡生活低保。市开发区根据不同情况,对60岁以上的被征地农民实行50-80元生活补贴。为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参保工作,我市还下发了《关于菏泽市外出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有关问题的试行意见》,市劳动保障部门集中各县区农保经办人员为10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现场办理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手续,带动了县区6万余名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参保。

城市低保与大病救助让贫困人家过难关

  “我是福来地毯工贸有限公司的一名下岗职工,丈夫也下岗了,女儿还在上小学。2002年10月因患脑溢血住院治疗,为了治病,欠下数万元的债务。2006年初,又患乳腺癌,因单位破产多年,没法给予我救助,在我生命垂危的时刻,幸亏民政部门的领导对我伸出援助之手,才得以继续医治,延长了生命。2007年9月我的脑溢血病复发,我的家人再一次东借西凑勉强保住了我的命,又花去医疗费好几千块钱,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民政部门根据大病救助政策,又为我报销了部分医药费,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大病救助政策,让俺过了难关!”孙爱新说。

  孙爱新所在单位人事劳资科科长栾梅说:“孙爱新脑溢血病复发共花去6763.40元,按照城市大病医疗救助报销标准,经审批牡丹区民政局共为她报销了1014.50元。看到她生活困难,经过单位申请,民政部门还为她办理了城市低保。”

  民政部门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市城市低保在保人数52174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3908万多元,人均月补差达到60元,其中从2007年第四季度起,人均月补差达到了75元,市属低保对象月补差达到了85元,人均月补差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20多元。2007年全市累计发放城市大病救助金369万元,救助大病患者1432人次;发放农村大病救助金346万元,救助大病患者2223人次。2007年我市出台了《菏泽市城市医疗救助工作操作规范(试行)》,扩大了救助范围,放宽了对患重大疾病救助对象的认定条件,指定了1个县区(牡丹区)初步开展普通疾病中常见病、慢性病的小额救助,实行了大病救助按季度发放制度,增加了大病救助方式,降低了大病救助起付线,实现了大病救助资金筹集制度化。

    本报记者张红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十大民生工程”系列报道·社保救助篇~~~
“十大民生工程”系列报道·社保救助篇~~~
“十大民生工程”系列报道·社保救助篇~~~
“十大民生工程”系列报道·社保救助篇~~~
“十大民生工程”系列报道·社保救助篇~~~
“十大民生工程”系列报道·社保救助篇~~~
“十大民生工程”系列报道·社保救助篇~~~
   第A01版:菏泽新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加快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市政府多项“实招”确保老百姓安全过春节
身在异乡不是客
菏泽海关年度征收关税首次超亿元
招商公告
第三届中国(菏泽)农资交易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