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05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天
——鄄城县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纪实
  近年来,鄄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把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孤寡老人的幸福时光

  严冬时节,寒气逼人,但鄄城县郑营乡敬老院却温暖如春。102名五保老人居住在暖烘烘的房子里,脸上露着幸福的笑容。李雨民老人说:“我们这些无儿无女的人能有今天,是政府的关怀才使我们在这里生活得舒心。”去年,郑营乡党委、政府筹措资金20多万元,对农村鳏寡孤独者,送敬老院集中供养,配置了彩电、影碟机、象棋、麻将等娱乐设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从2005年8月份以来,该县下力气抓了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全县共有乡镇敬老院16处,五保供养对象4758人,其中集中供养1455人,分散供养3303人。目前,共改扩建敬老院房屋1150间,新增床位2000张。今年春天,又给全县16处敬老院全部配备了包括床、沙发、橱、被子、枕头等设施,共计1500余套。按现有住房及配套设施可供全县70%以上五保供养对象入住。

为贫困儿童托起希望

  为保证失学女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近年来,鄄城县全面实施了“春蕾计划”,建立了学校救助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扶贫助学制度,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几年来,县妇联一直为贫困女童学习生活而奔走,仅“春蕾计划”活动一项,共接受捐款30多万元,使1100名失学或濒临辍学的孩子获得救助,600余名“春蕾”女童顺利完成学业,6名特困生考上大学。县工商联、团县委等单位也多方筹措资金,每年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今年以来,该县为近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发放“两免一补”资金127万元。今年5月份,县里开展了“慈心一日捐”活动,发动干部、职工捐款,仅20天时间,县里就完成了市里分配的捐款任务,行动早、速度快、捐款多,在全市名列前茅,受到社会的好评,更重要的是为全县慈善救助工作提供物资保证,并及时救助了中小学生。

百姓不再因疾病恐慌

  今年4月份,郑营乡钟楼村刘明强在维修自家院墙时,整堵墙突然倒塌,刘明强被压在墙下昏迷不醒,经诊断,刘明强右股骨骨盆骨折,花掉医疗费用2.9万元,县“新农合”办公室的同志及时给他送来了8031元的报销款。像他一样,鄄城县已有57.6万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2%。为切实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民心工程落到实处,鄄城县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真正认识到加入“新农合”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广大农村很快出现了积极“参合”的好局面。为确保资金保障,这个县采取“参合”群众拿10元、政府补40元的办法进行筹集,县里累计拿出600万元作为医疗资金。围绕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的目标,该县还在各村明确一个卫生室作为定点医疗机构,群众可凭参保证明到定点医疗机构报销医药费。农民兄弟们切身感受到了新型合作医疗带给他们的实惠,就像吃了一颗 “定心丸”,让他们对疾病不再恐慌。阎什镇张垓村张正军告诉记者,“今年,我母亲得病住院,花掉五六千元,新型合作医疗给我报销了1000多元。现在我们感受到了新农合带来的好处。”自5月1日正式启动新农合补偿报销以来,至11月底,鄄城县已累计报销1200多万元,受益群众28万多人。 傅成银 常慕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鄄城县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纪实
~~~——鄄城县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纪实
~~~——鄄城县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纪实
~~~——鄄城县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纪实
~~~——鄄城县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纪实
~~~——鄄城县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纪实
~~~——鄄城县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纪实
~~~——鄄城县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纪实
~~~——鄄城县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纪实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专版
   第B01版:要闻
   第B02版:农民之友
   第B03版:文化
   第B04版:产经
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天
曹县普及农村食品安全知识
玉皇庙:鼠标卖菜
图片新闻
市水利局围绕任务目标加大考核力度
山东23万人次村干部参加法律培训
我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曹县:4067名农民工戴上“护身符”
柳林镇:“农情观察员”解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