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B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道德模范候选人简要事迹和道德模范提名奖候选人名单公示
(上接B

3

  版)

  9、白兴国,菏泽日报社时事编辑部副主任。6年来,在时事版面的编辑中,由于工作一丝不苟,不仅避免了重大差错,而且杜绝了细小差错,成为了报社领导和同志们心目中默认的 “零差错”记录保持者,并多次得到报社和上级部门的嘉奖;也正是由于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在6年的时事编辑生涯中,编辑的时事新闻版面、专栏、时事副刊及制作的标题连续有38件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其中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的作品达21件),并有5篇时事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 (其中获奖论文4篇)。2005年9月,在新华社主办的第十六届时事报道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了全国“优秀时事编辑”称号。

  10、梁远献,山东天香毛纺织有限公司染整车间清洁工。1985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非常险恶环境下,英勇战斗,机智勇敢,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荣立二等功。1987年6月被分配到山东天香毛纺织有限公司工作。他从不居功自傲。先后干过洗呢工、设备检查员、宣传员、工段长、包装工等12个工种,干一行,爱一行。1998年被安排到清洁工岗位,一干就是8年。2005年车间生产人员紧张,三个人的清洁工作减为一人,他的工作量增加了两倍。但他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地坚守着工作岗位。2004年底,梁远献同志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04年年底,经中宣部领导批示,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七大新闻媒体来公司进行深度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作了专题报道。2007年6月,梁远献同志当选为山东省第九届党代会代表。

五、孝老爱亲类

  1、黄秋云,牡丹区南城办事处黄口村农民。1985年,黄秋云的公公不幸下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伺候老人的任务。公公长期瘫痪在床,她天天给公公端屎端尿,毫无怨言,还经常为老人换洗被褥,按摩擦身,20多年来公公身上从未产生过褥疮。1991年,婆婆患上了脑血栓,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经常骂得不堪入耳,黄秋云都默默忍受着,并且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她的陪伴下,婆婆安详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黄秋云不仅顾小家,而且顾大家。自2001年起,她每隔四个月就义务献血一次,多年来从不间断。她先后被市妇联评为“好媳妇”;荣获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奉献奖”;全国“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2、刘洋,山东菏泽市牡丹区市民。刘洋的母亲51岁那年,不幸身患尿毒症,生命危在旦夕,刘洋心急如焚,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刘洋背着母亲先后三次跑到具有丰富肾移植手术临床经验的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咨询有关专家,毅然做出了献肾救母的决定。2005年7月2号上午,刘洋和母亲先后被推进了手术室。经过近四个小时的手术,刘洋的右肾顺利植入了母亲体内。手术后,刘洋母亲的病情稳定,各项医学指标都恢复了正常。刘洋献身救母的故事感动了整个菏泽市,一批批素不相识的人们,纷纷来医院慰问。妇联授予了刘洋“尊老爱老好儿女”和“菏泽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3、谢玉兰,定陶县张湾镇申海村村民。她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近百岁的婆婆,在当地群众中被传为佳话。谢玉兰刚结婚时家里很穷,但她从来不在乎,即使在她怀孕生孩子期间,也从未听她抱怨过生活的困苦。她的婆婆年轻时脾气暴躁,一点小事不如意,便大发雷霆。每当此时,谢玉兰总是好言相劝,直到老人消气为止。结婚至今,婆媳俩从未红过脸。近年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婆婆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有时候甚至大小便失禁。但谢玉兰不怕脏和臭,总是亲自为婆婆清洗弄脏的衣物。前一段时间,婆婆得了便秘,谢玉兰就给婆婆一点一点地掏出来。如今,老人虽然已经近百岁高龄,但仍然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矍铄。被授予“全镇十大孝星”。

  4、申月云,成武县党集乡中心学校人民教师。1990年,申月云的母亲突然得了脑血栓,还没来得及出院,她的公公又得了半身不遂。而家里的大伯哥由于承受不了沉重的精神打击而走上了不归路。当时,婆婆由于脊椎骨受伤,几乎不能干任何家务,照顾老人的重担全落在了申月云一个人的身上。申月云为公公擦屎端尿,洗衣做饭,毫无怨言。虽然生活不宽裕,但她还是尽力变着花样做饭,尽量让公公婆婆吃得合口。一有空闲,申月云就为公公按摩,帮助他恢复。为了老人不感到寂寞,申月云还为老人订阅了书刊杂志,让老人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充足。2004年,公公在安详中走完了一生。现在,申月云还在照顾患病的父亲和年老体衰的婆婆。尽管生活艰难,但申月云从不耽误工作,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教师”、“市优秀辅导员”。

  5、李新民,山东四君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省人大代表、县政协常委。李新民关心支持老龄事业,积极为老年人做好事,办实事。几年来,他先后出资150万元赞助了“山东省老年台球大赛”、“苏鲁豫皖四省老年门球赛”、“菏泽市老年人金婚庆典”,以及在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的太极拳、戏曲、棋类、秧歌、书画展等各类文体活动。他共出资金95万元,走遍了全县二十个敬老院,慰问老年人达5000余次,走访农村特困老年人570人次,看望百岁老人63人次,为单县莱河镇200名老党员购买了医疗保险,受益老年人共计达21万人次。李新民连续三年赞助“四君子希望工程菏泽认亲会”,先后出资70多万元,救助特困大学生421人次,200多名贫困学子重返校园。在单县每年组织的“慈心一日捐”活动中,共捐善款近50万元。他被评为市“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中国优秀企业家”“山东省首届十大孝星”、“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敬老孝亲之星”等称号。

  6、尚素云,单县朱集镇武河村村民。儿子不幸患上了尿毒症,为了延续儿子的生命,尚素云以她那博大无私的母爱舍肾救子。2004年2月份单县朱集镇武河村34岁的农民武展鹏被确诊为尿毒症,让这个贫穷的家庭一筹莫展。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尚素云决定砸锅卖铁也要筹钱就医。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可儿子的病始终不见好转。听说要治好儿子,唯一的办法就是换肾。面临艰难的抉择,年近六旬的老母亲毅然决定,用自己的肾来换回一个健康的儿子。2005年6月,她的肾成功地移植到了儿子的体内。如今,母子俩均已基本康复,只是儿子至今每月仍然需要2000元的药物来巩固。治病时欠下了将近10万元的巨债,使这个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更加举步维艰。尚素云从不抱怨,依然乐观地对待生活。2006年,尚素云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母亲”。

  7、张传英,郓城县杨庄集镇东程庄村村民。张传英的大儿媳37岁那年被诊断为脑瘤,不幸瘫痪在床,失去了知觉,成了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家中还有一个患癫痫的小儿子和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老伴,即便如此,张传英也从不放弃对儿媳的治疗。她不停地求医问药,跑遍了县城的每一个角落。在张传英的精心照料下,儿媳在失去知觉近三年后,终于开始有了反应。婆婆对儿媳照顾得更加精心了,每天除了给儿媳端屎端尿、晾晒被褥、打扫房间,还要想方设法给儿媳做些可口的饭菜,保证她的营养。十八年来,由于婆婆张传英悉心照料,儿媳卧床那么多年,不仅从来没有生过褥疮,而且面色红润。张传英也多次被县、乡妇联评为“好婆婆”、“先进个人”。

  8、丁春凤,郓城县张营镇周庄村农民。2000年,她的公公患股骨头坏死,50多岁便瘫痪在床。婆婆经受不住打击,也患上了高血压和冠心病而卧床不起。当时,丈夫常年在部队服役,孩子刚满1岁。丁春凤独自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仅要耕种家里的责任田,还要照顾患病的公婆和幼小的儿子。为了给公公看病,春凤不惜借钱给他求医问药,光中药就为公公熬了将近200付。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公公终于能下床走路了,同时,婆婆的病情也得到了好转。不仅如此,春凤还要为因患精神病没有抚养能力的大姑姐照顾弱智的孩子,但她从来不对在部队的丈夫喊一声苦。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在部队连续获得“优秀士兵”以及“优秀军官”的称号。丁春凤被省市妇联评为“十佳好军嫂”。

  9、王典歌,东明县三春集镇西李寨村农民。1979年,年仅23岁的王典歌嫁到李寨村李德军家,丈夫成年在部队服役,家中只剩下体弱多病的公公和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家里的责任田。面对这样的家庭状况,王典歌毫不嫌弃。她夜以继日地劳动,对公公婆婆更是精心照顾。1986年的一天,患病的婆婆突然大便不通,王典歌不顾脏臭,用手一点一点为婆婆往外掏,又跑三里多地为婆婆买药来吃。1999年,83岁高龄的婆婆又患上了脑萎缩症,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王典歌为婆婆擦洗、穿衣、喂饭,28年来如一日。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如今,婆婆已达91岁高龄,仍口旺齿健,精神矍烁。在王典歌的带动下,全村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王典歌本人也多次被镇政府授予“敬老好儿女”荣誉称号。

  10、卢银军,花都大酒店总经理。卢银军一直关心支持社会的老龄事业和公益事业。他先后与市有关部门到开发区岳程办事处、单县单城镇、鄄城什集镇看望慰问了马吉芹、田孟礼两位孤寡老人和赵勋臣、张徐氏两位百岁寿星;走访了察志远等四位贫困老人,为他们送去慰问金以及生活用品等。同时,卢银军为市直老年健身操协会订阅50份《山东老年报》,为开发区岳程办事处坡刘村村委会配备了办公桌、书橱、棋牌桌等老年文化设施,丰富了老年人文化生活。为营造敬老、养老、助老和关心支持老龄事业的良好氛围,卢银军在酒店开展了一系列“关爱老人、关爱儿童、关爱女性”主题活动,涌现出许多尊老爱幼、扶老携幼的感人事例。卢银军本人也荣获菏泽市2004年度“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菏泽市第二届“十大孝星”等荣誉称号。

全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候选人名单

(58人)

一、助人为乐(13人)

冯 青 牡丹区信用联社岳程信用社主任袁殿华 菏泽伤残军人福利厂厂长祝 静 曹县县政府招待所政工师刘志清 曹县八一医院院长李 强 定陶县公安局黄店派出所民警刘保华 定陶县交警大队五中队中队长程 磊 单县驻济宁办事处职工王高捍 巨野县章缝镇政府副镇长王 波 郓城县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科长刘 华 鄄城第一中学教师窦 勇 菏泽园建材有限公司经理赵平阁 东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孟宪元 市农业银行退休干部

二、见义勇为(7人)

李洪旗 曹县县委政法委司机孔祥富 成武县孙寺镇南陈庄村农民李敬彦 单县商贸协会物贸公司职工付海霞 单县孙溜镇高新庄村卫生室医生王玉付 巨野县田桥镇王楼村农民齐 辉 郓城县建设银行保卫科干部程永祥 东明县东明集镇西郝庄村农民

三、诚实守信(14人)

刘 婧 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刘振义 曹县鲁艺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申传信 山东恳利来有限公司总经理朱 波 成武县永昌大酒店经理王汝才 成武县国税局田集分局管理员张秀英 单县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张世河 山东百寿坊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潘学勤 巨野县人民医院洗衣班班长安申岭 巨野县花冠酒业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张建彬 郓城县烟郓金属彩印有限公司经理史长胜 鄄城泓亚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袁志广 鄄城赛布罗羊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艳柏华 东明县百合商贸有限公司经理刘保宏 山东省三农农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四、敬业奉献(13人)

王正彦 牡丹区国税局局长刘 振 曹县供电公司副经理、工会主席季建国 定陶县国税局局长许和文 定陶县公路局长马效坤 成武县达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兴华 成武县实验中学校长李 勇 巨野县董官屯供电所所长李 建 巨野县公路局政工科科长牛红彦 郓城县公路局局长贾景成 鄄城县供电公司企划部主任李桂兰 东明县第三实小教师韩景春 菏泽学院教授李升峰 市地税局办公室秘书

五、孝老爱亲(11人)

赵晓东 牡丹区南城办事处民政助理员刘桂梅 曹县电视台记者秦学彦 定陶县张湾镇秦庄行政村农民周蕊莲 定陶县陈集镇申海村农民李爱青 巨野县中医院职工李永兰 巨野县大义镇小徐营村农民李玉芹 郓城县侯咽集镇教委教师侯兰芝 鄄城县引马乡大黄庄村农民郭继红 鄄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王德峰 东明县城关镇西关社区居民李秀珍 东明县焦园乡焦园村农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
   第B01版:要闻
   第B02版:警界
   第B03版:专版
   第B04版:专版
当前消费领域存在8个“不和谐”现象
绿皮鸡蛋 市场走俏
郓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大对全县食品生产企业、超市食品的检查力度
全市道德模范候选人简要事迹和道德模范提名奖候选人名单公示
多孔棉被走俏菏泽城
曹县:食品安全管理无隙覆盖
秋来天高气爽 裙裤婀娜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