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支部加协会 农民得实惠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鄄城县临濮镇天庙村的鲁锦协会成立后,首次将产品销到了北京城;什集镇赵坊村的蔬菜协会成功将产品打进济南、徐州等地市场……去年以来,鄄城县103个村级协会如同星星之火,映红了农民的增收之路。

  “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金山银山,不如咱农民有靠山”,成了鄄城农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

  村支部架起致富桥

  红船镇霍庄村250多户村民,其中130户从事豆腐加工。协会成立前,由于各自为战,一度出现恶性竞争,其他村豆腐加工户趁虚而入,也纷纷打出“霍庄豆腐”的旗号,抢了不少生意。

  去年1月25日,霍庄村采取党支部领办的形式,成立了豆腐加工协会,注册了“霍庄村豆腐”商标,统一供应原料,统一标准生产,统一组织销售,全村新上千层豆腐、粉块、凉粉等10多个加工项目,产品销往巨野、牡丹区、濮阳等地。

  协会还引导群众利用豆腐下脚料发展养殖业,全村生猪存栏量达到700余头,去年人均收入3300元。群众感慨地说:从单打独斗到“抱团”闯市场,是村党支部为我们架起了致富桥。

  以霍庄村豆腐协会创建为试点,鄄城县立足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在全县开展了“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从县直部门选派50余名干部驻乡(镇)指导。鄄城镇胡窑村桃花协会等103个村级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群众架起了一座座致富“金桥”。

  党组织是主心骨

  旧城镇康屯村刚成立养羊协会时,村民苏新建对养羊犹豫不决,一来缺资金,二怕没销路,三怕担风险。村党支部书记苏广河给他吃了颗“定心丸”:林下养羊达到50只以上,镇里对每只羊提供100元的扶持资金;村党支部和协会组织养羊户与镇里的龙头企业——伊诺清真食品公司签订合同,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2毛钱的保护价收购;协会还统一为养羊户购崽、配种、打针、防疫,加入协会又省心又赚钱。

  苏广河带头加入了协会,养了100只青山羊。苏新建的心里踏实了,不但“跟进”加入协会,而且养羊60多只,增收1.8万多元。苏新建高兴地说,多亏村党支部让俺有了主心骨。

  “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着村支部。”鄄城县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依据当地的农业生产布局,通过采取支部领办、支部介入、支部引导、支部服务等多种形式,规范化组建协会,既搭建了党员与群众交流发展的平台,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又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村产业化发展。

  目前,鄄城县已初步形成以以闫什镇为主的木业,以彭楼镇为主的中药材,以什集镇、鄄城镇为主的蔬菜,以凤凰乡为主的大蒜,以李进士堂镇为主的西瓜等一批产业隆起带。

  党员是致富顾问

  “多亏了善德帮忙,没有这个身边的致富顾问,俺到现在也过不上好日子。”彭楼镇前牟村村民邢方珍逢人便夸。

  牟善德是前牟村共产党员、养鸡协会会员,这几年蛋鸡存栏量一直稳定在3000多只,年收入5万多元;而邢方珍由于老人多病,没有致富门路,日子一直过得很紧巴,成了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去年,牟善德和她结成了帮扶对子,无偿借给她资金8000多元,帮助购进800只良种蛋鸡苗,并毫无保留地传授养鸡技术。目前邢方珍的养鸡量已达到2000多只,年收入2.4万多元,家里新买了农用三轮车,翻盖了3间新瓦房。

  前牟村养鸡协会成立以来,像牟善德这样的“致富顾问”已帮20多户困难家庭靠养鸡脱了贫。

常慕城 孙明海 谌鸿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鄄城县“支部加协会联农户”活动侧记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
一根电话线架起连心桥
省委党校第五期加快菏泽发展专题培训班开班
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郓城依靠群众监督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支部加协会 农民得实惠
倡导廉政文化
大兴文明餐饮之风
旧城黄河浮桥修复通车
东明加大车船税征收力度
单县廉政文化板块进农村
黄店镇蔬菜打响品牌
安蔡楼农民养猪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