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单县
涉农协会成为农业产业化生力军
  本报讯 8月29日,在单县郭村镇张庄村成方连片的芦笋田里,笋农王效义正在给芦笋施肥。王效义说:“今年俺家5亩芦笋收入4万多块,是历年来效益最高的一年。从种植到销售,芦笋协会没少操心!”近年来,单县围绕“三农”兴办协会,协会围绕产业服务农民增收,养猪协会、山药协会、桑蚕协会等20余个新型群众组织,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生力军。

  单县紧紧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运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科学规范的联合体。他们立足于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增强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拓宽农产品的市场流通,突破农业发展的瓶颈。单县终兴镇山药协会成立以来,引导群众发展山药种植面积3万亩,协会先后与上海、广州等30多家蔬菜公司合作,订单销售占到了全镇山药年总产量的62%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今年,在各类协会的引导、带动下,全县种植业复种指数达到230%,瓜菜面积70万亩,产量达180万吨,产值16亿元,农民年人均增收1700元。西红柿、香瓜等8个农产品获取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35万亩,初步形成了东山药、西芦笋、南桑蚕、北大蒜四大板块种植格局。

(王富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
巨野项目建设步入收获季节
涉农协会成为农业产业化生力军
我市严打行动战果辉煌
生物发电拓宽农民致富路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我省玉米机收率达到22%
经济强镇为何“建”不起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