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主页 > 菏泽日报 >
上一篇:履行职责 扶贫济困 下一篇:世卫组织专家批评西方媒体歪曲误解武汉之行
杨氏兄弟为“家珍”找到归宿
时间:2021-02-24 11:01 来源:网络

本报讯(通讯员 张静冬) 生活在菏泽城区的杨景生、杨慧生兄弟俩,近日带着父亲生前珍藏60多年的58件抗美援朝物品,赶回牡丹区大黄集镇安陵村,捐赠给新落成的“安陵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馆”。兄弟俩的这一举动,既是对父亲杨秀良军人身份的守望,又给家乡正在筹建的红色教育基地增添了难得的展品。

杨景生、杨慧生的父亲杨秀良,1934年出生于牡丹区大黄集镇安陵村。解放战争时期,杨秀良加入原菏泽县根生区游击队,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并荣立三等功。

杨秀良退伍后,把在部队获得的荣誉证书、军功章、生活和学习用品进行了整理,装满了一大箱子并落锁,珍藏在家中。几十年来,杨秀良从不让儿女们摆弄那箱子。

2019年,杨秀良去世后不久,儿女们整理老人遗物时才找到了那个箱子的钥匙。打开箱子,儿女们很惊讶,里面有父亲的军装、军帽、军功章、皮带等58件当年志愿军战士随身物品。

安陵村是一个拥有辉煌革命历史的村庄,刘伯承、邓小平、田纪云、杨得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战斗、生活过,村里至今还保留着与战争相关的建筑、器械等。大黄集镇着手筹建“安陵革命斗争纪念馆”一年多来,安陵村群众捐赠出有价值的文物700多件,期间,杨景生、杨慧生兄弟姐妹就有将“家珍”捐赠家乡的想法。

为缅怀亲人、铭记革命历史,也为了更加有力地开展爱国爱家乡教育,杨景生、杨慧生兄弟姐妹最后决定将“家珍”捐赠家乡。

牡丹区大黄集镇党委、政府,为杨氏兄弟的这一举动组织了捐赠仪式。

菏泽日报商业版|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