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8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疫”中,逆风而行的最美身影
——山东医疗队菏泽市援鄂护理人员工作侧记
市传染病医院护师刘巧英在为患者吸痰
市立医院主管护师潘秋玉为患者输液
8小时工作制,上早班医护人员开始加药准备给患者输液
山东医疗队负责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普通西区2月6日迎来首批患者出院
齐心协力做好防护
减少交叉感染风险,里外沟通靠手势和写字
暖心的“小太阳”让医护人员取暖
穿过缓冲区为病人送饭
自己动手清理医疗垃圾
  2月7日,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阴,气温3-8摄氏度。

  跟随山东首批医疗队驰援湖北的菏泽市传染病医院的护师刘巧英已在黄冈度过14天。期间,刘巧英和同事们在珍贵的休息时间,在自己的朋友圈,除了记录工作的同时 ,也不乏她“被黄冈人民感动,更给予病人力量”的点点滴滴。

  患者病情稳定向好 陆续出院增加救治信心

  2月6日,刘巧英和同事们所在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普通西区迎来了首批出院的确诊患者。“四名患者,两男两女,他们都属于轻症,经过对症治疗,呼吸道症状消失,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符合治愈出院标准。一下子出院了四个人,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刘巧英说。

  除了有出院的好消息外,普通病房的大部分病人也在陆续好转。入院时发热需要吸氧的62床,已经连续多天体温正常,可以自由下床活动。“尤其是一位年龄比较大的阿姨,由于本来就有一些基础疾病,一度卧床起不来,吃喝拉撒全都要我们照顾。这两天她的症状缓解了很多,开始给我们要东西吃,我值班的时候给她喂饭,看到她能吃得下非常高兴。”刘巧英说,“病人能吃好,增加了抵抗力,恢复得会快一些。”

  来自菏泽市立医院的主管护师仝雯被分到了重症病房,每四个小时进行一次轮班。她告诉记者,重症病人的心理压力更大。有一天,一位在重症病房的同事拿了很多水果到病房,问病人想吃什么,病人说什么都想吃,就是怕麻烦医护人员。“同事就给他削了一个梨子,病人很快就吃完了。在护理中,我们不怕麻烦,只要病人能好起来,一切都值。”仝雯说。

  逐渐适应工作环境 物资供应基本得到保障

  在逐渐适应工作环境后,刘巧英说,最大的感触就是沟通很重要。特别是清醒的病人,要让他们有倾诉的机会。在护理时,一个简单的手势、一个坚定的眼神都会给他们以安慰,“这就是我们能给的能量!”。

  从最初穿着厚厚的隔离服不适应到投入工作;从测体温、量血压等最简单的护理,到熟练进行皮下注射、给患者吸痰。在持续、专注的救治中,山东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建立起了良好互动。

  对于大家最关心的物资问题,刘巧英说现在已经得到了基本的保障。护目镜可以严格消毒后重复利用,防护服、N95口罩等防护物资也跟得上。

  “唯一不适应的大概就是气温,感觉这里比家里还冷呢。”市传染病医院的护师孟贞打趣地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中央空调是不能开的,有企业捐赠了“小太阳”、“暖立方”,让医护人员的取暖得到了保障。“我们在走廊来来回回走动护理病人,还穿着防护服倒也不觉得很冷,有多余的暖立方就拿去给抵抗力弱的病人。”孟贞说。

  爱心“投喂”不间断  我们和黄冈人民并肩作战

  这几天,山东医疗队陆续收到了家乡人民运来的物资,蔬菜、水果、日用品应有尽有。让前方一线医护人员吃好、休息好,已成为家乡人民能做的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事。除了家乡人民的挂念,刘巧英说,连日来黄冈爱心人士的“投喂”也让她有点吃不消,“每天下班后都有红糖姜水驱寒,无论几点下班都有热乎的饭菜。水果没有间断过,我们还分到了两次新鲜的草莓,都是黄冈的志愿者采摘好送过来的,牛肉干等小零食也有。”刘巧英说。

  “艾灸条、保暖衣、甚至成人用的尿不湿都有。”援鄂的市立医院主管护师潘秋玉说。几天下来,自己住的房间被各类物资快要堆满了。

  得知刚刚被评为了市“三八红旗手”,几位援鄂的医护人员说,“感谢家乡政府和人民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平安归来。”

  山高水长,鲁鄂情深。谢谢你们,上演了最美逆行!谢谢你们,护佑着一方人民的平安!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文/记者 杨飞  图/前线采集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山东医疗队菏泽市援鄂护理人员工作侧记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抗击疫情 我们始终在一起
   第03版:时事新闻
   第04版:抗击疫情 我们始终在一起
“战疫”中,逆风而行的最美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