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殿军:从菏泽农村走向世界,演绎一段“励志传奇”
房殿军(右)与库恩教授在世界5G大会上进行“大师对话”
推动中德数字孪生联合实验室建设
房殿军(左二)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左三)进行探讨
  2019年11月 22日,首届世界5G大会——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一场来自中德专家之间的“大师对话”举行,他们探讨的“5G将赋能全产业链”话题引起广泛关注。对话双方分别是来自德国的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德方院长AxelKuhn(阿克塞尔·库恩)和德国弗劳恩霍夫中国首席科学家、华为“蓝血十杰”高级顾问、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中方院长房殿军。

  您或许不知道,房殿军是咱菏泽郓城人。他的经历和他的爱国情怀一样被熟悉他的人所称道。一个从郓城农村走出的孩子,在德国工业界享有盛誉,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为了给祖国培养物流高端专业人才,他毅然放弃了在德国的优厚待遇,回国执教,倾尽全力为祖国服务。

  从郓城农村走进德国

  1961年,房殿军出生于郓城县双桥镇房集村。一个农村的孩子,成长为享誉世界物流领域的“大师”,他的经历堪称一段“励志传奇”。

  “吃亏是福”“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话是母亲对他的谆谆教导和叮咛,房殿军一直铭记在心。

  1978年,他参加了高考,希望通过知识开启自己的另一段人生。尽管当时很年轻,但他清楚地知道钢铁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命脉,以他的学习成绩,原本可以报考更加有名的大学,但他第一志愿还是选择了北京钢铁学院,最终以高出录取分数线许多的成绩被录取。时至今日,他依然不觉得自己在报考大学时“吃亏”。

  在北京钢铁学院学习期间,房殿军认识、了解到世界强国在钢铁领域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德国,钢铁领域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这让房殿军特别向往去德国学习。

  1985年,房殿军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导师吴清一教授承接了国家第一个“七五”重点物流攻关项目,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房殿军被选入这个国家级项目研究团队,成为核心研究人员、技术攻关骨干。

  在此期间,德国物流领域的一位顶级专家到北京钢铁学院做学术交流,介绍了德国在物流领域的一些研究情况,这让房殿军意识到“物流”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更坚定了去德国学习物流领域先进技术和管理的想法。

  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院长库恩教授为他提供了去德国攻读物流领域博士的机会。1988年,房殿军前往德国,圆了自己的梦,也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征程。

  受经济条件所限,他没有乘坐飞机,而是选择了乘坐火车的方式,经过7个昼夜抵达德国,开始了在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的工作和学习。

  “沿途经过多个国家,7天7夜的长途旅行,让我提前认识了‘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对于物流的重要性体会更加深刻,坚定了专注研究物流的决心。”房殿军回忆道。

  “我没给中国人丢脸”

  “刚到德国,困难重重,但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山东人有着厚道诚信、尊师重道的秉性,下了一番苦功夫后,我没给中国人丢脸!”回忆起在德国的经历,房殿军颇感自豪。

  初到德国,文化差异让房殿军倍感孤独。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初衷“到德国,学习德国的先进技术,他日回国,支持自己的国家工业发展”,他就一路咬牙,坚持了下来。他的勤奋得到德国同事的认可。

  1995年,房殿军以题为《物流中心规划专家系统》优秀论文最高分的成绩,获得德国物流工学博士。

  “德国弗劳恩霍夫体系下,就算德国本土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工学博士,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他一个外国人,能获得最高分非常难得……”谈及此事,库恩教授对房殿军赞赏有加。

  库恩教授介绍,后来,房殿军在德国的工业界非常有名,相继在德国奔驰、宝马等知名企业担任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级顾问,所负责的《物流规划计算机辅助系统》项目获欧共体科技特别奖,2005年获德国弗劳恩霍夫终身名誉研究员称号。2010年,德国弗劳恩霍夫机构授予房殿军“弗劳恩霍夫勋章”这一最高成就奖。

  本可接任院长,他却选择了放弃

  2007年,房殿军是接任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院长呼声最高的人选,但他却选择了放弃。说起此事,库恩教授依然十分遗憾。

  当年,担任院长的库恩教授面临退休,在他心目中,房殿军是做自己接班人的最佳人选,在他的建议下,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和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都表示支持。然而,在最后三名院长候选人的终极答辩中,房殿军却主动退出竞聘。

  “库恩教授的这个位置只能给德国人,我从来没考虑过放弃中国国籍,成为一名外国人……”在接受采访时,房殿军说出了原因,“我是中国人,我是山东人,我来自菏泽,这是一辈子的烙印,是不会改变的。”

  尽管在德国工作生活了20多年,但房殿军一直没有给自己起外文名字。对于自己的名字,他的坚持近乎执拗。

  房殿军的妻子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讲述了一件趣事,在与德国人相处的过程中,房殿军总是不厌其烦、一遍遍地纠正他们对自己的称呼——dianjun,直到对方发音标准了。对此,房殿军解释,自己的名字是中国名字,他认为对方把自己的名字叫准确了,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中国的尊重。

  “从踏上德国土地的那一瞬间起,我便在心灵深处撑起强大的信念——我是中国人,我是来学习技术的,我的祖国需要我,我的根在山东。”在房殿军所写的一篇名为《心灵深处的爱》的感悟中,他深情地说。

  结缘华为,见证民族品牌壮大

  中国的华为公司和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合作已达21年之久,促成双方合作离不开房殿军的努力。

  1999年,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到德国考察,了解到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的技术,很想与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然而,德国方面却因为任正非中国退伍军人的身份而有所顾虑,使双方的合作遇到不小的障碍。

  房殿军一次次到德国的科教部、外交部等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解释中国的退伍体系,总算打消了对方的顾虑,从而促成了双方的战略合作。

  与华为的这场“联姻”,后来成为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的一个经典案例。

  在过去20年里,房殿军组织了上百名德国专家来华为工作,带领德国专家团队参与了华为几乎所有工厂、供应链和物流系统的规划。

  为奖励华为成立以来对其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任正非于2013年亲自为房殿军带领的弗劳恩霍夫团队颁发了华为的最高金质勋章;2016年,华为又给全球10位国际专家授予“蓝血十杰”勋章,房殿军和他的德国专家团队共获得5枚,他也成为获得该勋章的唯一一名中国人。

  “看到华为一步步成长、壮大,我从心底无比幸福。我为自己当初就能坚定地支持与帮助华为这个民族品牌而感到自豪。”房殿军说。

  “回国,新时代突飞猛进的中国需要我!”

  “我也想过,留下或许会在生活事业上有更好的发展,但我心中不时有个声音在提醒我——回国。归去,新时代突飞猛进的中国需要我!”房殿军在《心灵深处的爱》一文中这样写道。

  在德国工作生活了20多年,房殿军走出国门时的初心一直未变。看到中国经济一直在加速发展,而物流高端专业人才却严重匮乏,房殿军回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弗劳恩霍夫”研究体系已经为世界打造了一批顶级物流科学家,与华为合作的经验更是值得推广的样板,房殿军盼望中国有一天也能建立“弗劳恩霍夫”研究体系。

  2010年底,房殿军接受同济大学聘请回国执教。这一年,他刚刚获得德国“弗劳恩霍夫勋章”最高成就奖,而且此时库恩经过三年时间,仍然没有确定新的接班人。

  “我也知道殿军的心已经回到了中国,他非常热爱他的祖国,在过去很多工作中,他都以中国为核心,我们非常尊重热爱祖国的人……”对房殿军的回国,库恩表示尊重,同时他还认为,房殿军对中德之间的合作推进是一种公平、公正、双赢模式。

  回国后的房殿军,同时兼任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中国首席科学家、中国首席代表。

  他回国的目的很明确——为祖国培养有实战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从2016年开始,他和库恩还担任了青岛中德生态园的顾问,推介德国弗劳恩霍夫模式;2018年6月26日,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在青岛中德生态园成立,库恩教授等10位德国国家院士出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德国不来梅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国内外著名大学的40多位教授担任特聘研究员。“有了这样一个技术团队,我相信能为祖国经济建设锦上添花。”房殿军说。

  房殿军表示,他将坚定地不负自己把德国应用技术研究和工学博士培养相结合的成功模式引进到中国的初衷,通过中德合作学习他人的长处,借鉴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这一成功模式,打造中国的“弗劳恩霍夫”,整合世界一流专家资源,以中国产业需求为导向,提供应用技术研发服务的同时,为企业、社会培养实战型高端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为国家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牡丹晚报记者 冯锴

  (图片均由房殿军夫人花玲玲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广告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房殿军:从菏泽农村走向世界,演绎一段“励志传奇”
抒卫健豪情 展医护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