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增一减”惠民生
  12月18日,记者走进成武县白浮图镇徐官庄行政村,整洁宽敞的道路旁,新修建的房屋错落有致,在路灯和休闲广场的点缀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出门柏油路,住进小别墅”曾是当地村民最大的梦想。新房建成后,村民张金亮和妻子李晓娟迫不及待地搬进了新家。“新房子宽敞明亮,一体化集成灶、天然气管道、冷热双水管应有尽有,使用起来方便卫生,邻村人都羡慕!”说起自家崭新的二层小洋楼,张金亮夫妇乐得合不拢嘴。

  徐官庄行政村的变化,缘于当地活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让原本落后的村庄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以前村里环境差,各家宅院布局散乱,占据了大片土地,村内的基础设施很难统一建设。” 村党支部书记徐永刚说,一直想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苦于村集体资金短缺,迟迟没有实现,“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让事情有了转机。

  按照规划,徐官庄行政村以“2+2”模式建设新房,每户两层四间。村集体聘请专业人员,对村民老旧房子进行价格评估,根据评定结果抵扣购房款。新房建成后,村民以650元/平方米成本价就可购买新房。

  村民徐祥运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的老房子有四间正房和两间配房,按520元/平方米的补贴标准计算,只需补交3.6万元就能住进楼房。

  “这是实打实的实惠。”徐祥运说,“新房子水、电、暖等设施样样齐全,日子过得很安逸。”

  而针对村里无力补交楼房差价的贫困户,徐官庄行政村修建了12户周转房和26户老年房,供贫困户免费居住。该村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解决了困扰该村多年的难题,目前项目正处于扫尾阶段,今年春节前,村民就能全部住上新房。

  据统计,“土地增减挂钩”为该村腾出了300多亩土地,并全部复耕,按最低500元/亩的价格流转,一年仅租金就达到15万元,摆脱原来“空壳村”的现状。

  “我们种植的芸豆已申请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这段时间,积极引导村民承包温室大棚,种植的芸豆远销全国各地。”徐官庄行政村包村干部李銮成为村里的发展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让村民获得更多实惠,村“两委”还与正泰集团合作,给每户新房子的屋顶免费安装了光伏发电板,每年可创收14万余元,不仅可以为村民“发红包”,村集体经济也进一步壮大。

  “一增一减”减下去的是老旧危房,增出来的是群众的幸福新家园,新政策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全村人的乡村振兴之门……“土地增减挂钩”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议与肯定,为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正如新村房顶的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成为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记者  訾本红 崔俊凤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今日牡丹区
   第04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5版:法治菏泽
   第06版:人文菏泽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广告
我省统筹财政资金近5亿元扶持生猪产业发展
市委常委督导十三届市委第九轮巡察整改情况
市政协召开第四次季度协商座谈会
我市与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启全面战略合作
创新实施科研机构“白名单”制度
推动扶贫车间升级为“致富车间”
“道德信贷”让有德者有得
菏泽5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一增一减”惠民生
主题教育见实效 医疗惠民暖人心
规范政府机关重点领域诚信行为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