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的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勉励我们立足欠发达实际,全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强党的建设,稳扎稳打向前走。临别之际,总书记又亲切叮嘱,指示我们学习“闽东精神”,努力实现后来居上。
六年来,面对总书记绘就的新时代菏泽发展蓝图,菏泽全市上下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干到底,走好发展路上的每一步。
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六年,是菏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六年,也是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收获满满的六年。
六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戮力同心,奋勇争先,取得了显著成绩——2013年至2018年,全市GDP增速有五年居全省首位,年均增长9.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2018年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完成生产总值(GDP)3079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50.25%,首次突破50%大关。
回顾六年来走过的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谋划发展、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的遵循和指引,我们工作中遇到的迷茫和问题,都能从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中找得答案,这充分印证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我们要一字一句地学习领悟,真正理解总书记的厚望和重托,真正领会总书记的良苦用心,联系实际对照检查,找准差距,围绕‘后来居上’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路径,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全力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市委书记张新文强调。
啃“硬骨头”,涉“深水区”,将改革进行到底
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坚决推进改革,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正确方向,克服惧怕困难、畏首畏尾的思想,保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总书记在菏泽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不仅表明了中央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决态度,也赋予了菏泽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的重大使命。”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张新文说。
六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改革部署,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时不我待的压力、舍我其谁的担当,蹄疾步稳,向着改革深水区劈波斩浪,朝着改革高地奋勇前行。
六年来,中央和省委部署的1200余项改革任务在菏泽落地见效,17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顺利实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基层综治工作规范化建设等创出了“菏泽经验”;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形成了“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等一批制度创新成果。
不断深入的改革,为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红利。
日前,巨野县居民葛庆山夫妇办理产权登记证时被告知,需要补充个人婚姻登记信息。然而,当他们来到民政服务窗口办理业务,却遇到了麻烦事。
“我们被告知,需要更换结婚证。因为我的户口在北城,我对象的户口在南城,我想一天都办不下来。”葛庆山说。
按以往的工作流程,葛庆山夫妇需要分别到户籍所在地办理变更业务。然而,得益于今年8月份巨野公安综合服务大厅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让葛庆山原以为很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
“巨野县公安局主动落实 ‘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积极对接县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了公安综合服务大厅,在全省率先实现窗口部门全部进驻,让所有服务业务‘一窗受理、一站办结’,一次办理多项公安业务成为可能。对遇有紧急事项的申请人,综合服务大厅还开辟 ‘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巨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王付林告诉记者。
不断深入的改革工作,更使制度的“笼子”不断被扎紧。
日前,菏泽一基层法庭庭长违规收费问题被市检查组查实,交责任单位处理后,仅仅受到行政警告处分。了解情况后,市委政法委认为处理过轻,第一时间函告责任县区党委按规定处理到位。随后,该庭长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取消法官入额资格,并依程序免去庭长职务。
这是发生在我市稳步推进执法监督工作后一个真实的案例。
2017年以来,我市牢记总书记指示、要求,结合实际,集思广益,探索出了一条以解决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全面加强执法监督,推动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促进严格公正执法的“菏泽样本”。
谈及三年来开展执法监督工作的收获和体会,市政协主席、市委政法委书记单立新用了“三个没想到”,“第一,没想到开展执法监督,破解了难题,走出了困境,开创了工作新局面。第二,没想到开展执法监督,政法部门的认同感、配合度、积极性这么高。第三,没想到开展执法监督,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菏泽人民呼唤改革、投身改革、见证改革,在改革的浪潮中昂扬奋进。
“当前,很多改革已到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改革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实打实、硬碰硬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要突出制度创新抓改革,把握改革大势,以实事求是、审慎的态度鼓励创新,将改革一抓到底。”张新文书记强调。
强“身”健“体”,换道超车,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为菏泽“后来居上”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坚决扭住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后劲。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体系和竞争优势。”
“我市经济结构重、层次低、能耗高、后劲弱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后发展的水平、层次、后劲如何,取决于能不能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是不是真正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摆在首位。”张新文说。
六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下大力气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主导产业成效显著,煤炭开采、石油加工、纺织、机电设备制造等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等迅速发展。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201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380亿元,是2012年的1.6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入库税金由2012年的80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184亿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5%。此外,全市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增加值由2012年的572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1207亿元,年均增长10.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高于GDP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菏泽,要想实现“后来居上”,“换道超车”发展,成为了必然选择。
10月18日,伏羲智库成立仪式和数字发展论坛先后在我市举行。全球视野、国家高度、产业视角,让众多国内外精英首次会聚菏泽,畅议数字发展新方向。
过去提到菏泽,既不与“前”沾边,也不与数字经济靠近。而今,菏泽成为众多国内外专家眼中“一个懂数字经济的地方”。
“菏泽将数字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相结合,积极探索打造数字城市的新路径,这在很多大城市都不多见。这些都说明,菏泽是一个懂数字经济的地方。”伏羲智库工作委员会委员兼首席互联网架构师、国际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电子邮件的发明人约翰·柯籁森博士说。
“数字经济看似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但是事实证明,一座城市只要有梦想、敢于去追梦,就一切皆有可能。贵州自然条件不好、产业基础薄弱,但数字经济增速连续4年全国第一。这为我们实现突破菏泽、后来居上奋斗目标,提供了转型发展、换道超车的新模式、新路径。伏羲智库在菏泽设立,将为我们插上数字经济腾飞的‘翅膀’。今后,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努力打造数字经济生态最优区域,加快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平说。
伏羲智库,这棵“智慧树”树苗,被深深植入曹州大地的肥沃土壤之中。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六年来,我市将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形成了具有菏泽特色和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
走进菏泽德通新材料的高铁刹车片及减震器项目生产车间,自动化流水线正有条不紊地运作,设备运转悄然无声,偌大的车间内只有不到30名员工……不是企业规模小,而是生产线的高度自动化,对人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这个型号的刹车片就是用于‘复兴号’列车的,能满足每小时300-350公里的时速。”德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一辆列车需要近200块刹车片,因为车速快、高磨损,三四个月就要更换,高铁制动刹车片的市场需求很大。
据了解,在2012年之前,我国在高铁刹车片领域还处于空白阶段,近年来,随着高铁行业的迅猛发展,该领域开始有了变化。
“这一产业的门槛很高,对技术、资金的要求也很高。”市科技局负责同志介绍说。据介绍,近年来,德通新材料的高铁刹车片生产销售节节走高,2018年销售额达到1.04亿元,税金3000万元。
不仅是德通高铁刹车片和减震器,嘉泰高铁航空座椅、泊鹭飞机制造、华盛荣镁合金、天和高精压延铜箔等产业在菏泽高新区不断扎堆集聚发展,标志着我市高铁航空产业正在一步步崛起。
六年来,我市通过大力推动产业提升,七大主导产业集群优势不断增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东明石化、玉皇化工2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迅速成长,电子商务呈现裂变发展态势,交易额连续四年增幅超过50%;“双招双引”初见成效,引进了中信国安、精进电动、复星药业等一批优质项目;制定实施“人才新政30条”,积极引进一批“万人计划”、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
未来,菏泽不断加快追赶超越步伐,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完善战略格局,更加彰显战略优势,加速释放发展潜力。
出彩的菏泽,正在书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的辉煌。
立愚公志,打攻坚战,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一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生活。”
脱贫攻坚要得胜,撸起袖子加油干!
“脱贫攻坚工作是重中之重、坚中之坚。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四个意识’强不强、践行‘两个维护’觉悟高不高的政治标尺,众志成城、凝心聚力,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张新文在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上强调。
不负总书记重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线,啃硬骨头,下绣花功,决战决胜,谱写了全面小康路上的一曲壮歌。
市开发区陈集镇贫困户曹济宪妻子患有冠心病、心脏病,常年吃药打针,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在精准识别中,曹济宪被评定为贫困户,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他进入到镇里的一家企业工作,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钱。“政府给了我们致富门路,我们好好干,有信心脱贫。”曹济宪说。
精准帮扶首先要知道“贫困人口在哪里,哪里贫困人口多,哪里贫困人口少,归谁管,由谁扶,怎么扶”的问题,为此我市创新思路,积极深化“一户一案”精准扶贫工程。
2014年,我市根据贫困人口数量、分布状况、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情况,在国内首创“扶贫地图”,实行挂图作战,制定“一户一案、一人一法”帮扶方案,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精准帮扶措施,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帮扶方案共分13大类,涉及种植、手工业加工等,实现了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到人。
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滩区群众百年安居梦的寄托。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市委、市政府努力的方向。
东明县焦园乡是黄河入鲁第一乡。在离黄河不到三公里的黄河鲤鱼养殖基地,一座新建的工厂化养鱼车间迎来了第一批鱼苗。
“这是我们新上的循环水养殖设备,既环保又高效。如果按产量算,这一亩地能达到6万斤以上。”东明县苏兴恒养殖渔业基地负责人闫孝孟说。
近两千亩的养殖基地,每年出产观赏鱼和黄河鲤鱼200多万吨,依赖黄河水发家致富的老闫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东明县立足滩区特殊地理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台一韵”,打造成美丽乡村示范点和乡村振兴的样板。
“以前,我们这里是沙土堆,现在建成了百果园,还有湿地公园,不但环境好了,还可以在自己家门口打工挣钱,我们滩区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东明县焦园乡闫潭村村民王瑞敏告诉记者。
为使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我市把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结合黄河文化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充分考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统筹做好社区工程外观和平面概念设计与实施方案编制,不搞一刀切,做到错落有致、特色各异、一台一韵,彰显黄河滩区文化内涵。
“我们始终把为滩区人民谋幸福作为我们的初心,把为滩区谋发展作为我们的使命,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一手抓高质量发展,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把昔日的黄河滩建设成美丽的花果园。”东明县焦园乡负责同志表示。
六年来,我市围绕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中的欠发达地区如何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探索出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创绘“三张地图”,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创立“双向承诺”制,拉起精准扶贫责任落实“两条链”;创办“扶贫车间”,帮助贫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创推“两项保险”,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聚焦“黄河滩区”,创新“就地就近筑村台”模式,助力14万滩区群众实现百年安居梦等。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减贫170.15万人,基本完成了脱贫任务。
牢记嘱托,信心满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曹州儿女众志成城、志在全胜——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曹州大地党旗红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抓好党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六年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菏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从总书记讲话精神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忠诚于党的核心、维护中央权威,切实推进中央决策部署在菏泽落地生根。
到牡丹区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张新文强调,党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和重要基石,全市各级要更加突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地位,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7月1日,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伴着朝阳徐徐升起,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的日子。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当日,在市商务局党员活动室,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耿振华带领单位全体党员逐字逐句、铿锵有力地重温入党誓词。
“入党誓词,绝不是入党那一刻念一遍就结束的誓词。它是一名共产党员终身的誓词,也是终身的标尺。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都不能忘记最初立下的最质朴的誓言。近年来,市商务局牢牢贯彻‘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的理念,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主责主业和最大的政绩来对待。下步,我们将认真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聚力打造‘红旗高扬’品牌工程,聚焦解决党建‘灯下黑’问题,重点强化党委(党组)领导责任,抓实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加强机关事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宣誓结束后,耿振华告诉记者。
为抓好党建工作,市商务局专门研究制订了《市商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建立了党建工作台账,组织各支部制订学习计划、主题党日活动计划、三会一课实施细则等。今年以来,每人平均撰写读书笔记6000字,真正做到了往心里学、往深里学、往实里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今年,我市树牢大抓基础导向,大力推进八大“红色品牌”创建工作,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
“当前,我市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各级干部的精气神、工作状态、能力和作风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一定要牢记嘱托,加强学习、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实现后来居上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张新文表示。
近年来,我市全面聚焦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紧紧围绕事业发展需要选干部、配班子、强素质、严管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新的提高,为我市实现后来居上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新时代,我们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关键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开创新局面。全面从严治党,就要保持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精神状态,具备‘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拿出‘没有完成时’的韧劲,勇于自我革命,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万存周说。
不忘初心奋进新时代,振奋精神激发新力量。汲取全面从严治党力量,菏泽一直在路上。
“总书记对菏泽高度关注、厚望如山,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是菏泽的永恒主题。全市上下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为菏泽指引的方向执着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努力把菏泽工作做得更好,力争早日实现‘后来居上’,以优异成绩回报总书记对菏泽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张新文强调。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菏泽广大党员干部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菏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以追赶超越的新成效,不负总书记重托,回报人民期待,回应历史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