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们不能光一味挥霍生态资源,生态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过度摄取大自然会报复我们人类!”沿着黄河堤防段步行巡河,袁红兵对记者说。
近年来,鄄城黄河两岸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黄河安全行洪,污染了水质。随着河长制工作的不断推进,鄄城县各乡镇提高站位,高度重视“清河行动”;密切配合,摸清问题建好台账;严格标准,逐一核查、逐项认定,及时制定解决河湖问题方案,并落实行动。经过一番治理,已取得明显成果。
黄河大堤两岸树木草地绿意葱翠,像一条绿色的链条,将沿岸的村庄依次串起。如今岸绿景美的黄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让临近百姓感慨万千。
治理黄河是鄄城县开展河长制工作的一角。为了让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鄄城县河长办查资料、搜信息,勘察实地,率先出台了《鄄城县河长巡河制度》,为河长巡河提供了制度规范。同时,鄄城县河长办还印制了“河长巡河卡”,让河长们把巡河中发现的问题填入“巡河卡”,现场提出意见,签署姓名,由县河长办陪同人员将意见转发给相关乡镇限期整改,有效地提高了问题河段的整改效率。
鄄城县级河长温雪梅就是“创新巡河法”实施第一人。日前,温雪梅在巡苏北一排时,把发现的问题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河长巡河卡”上,一笔一划尽显守护绿水青山的赤诚之心。温雪梅说:“目前,水环境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真正将整个水环境治理好,还需要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共同监督,实现‘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生态河湖。”
原来,河长巡河广泛存在巡河情况不能详尽统计、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巡河走过场等现象。鄄城县的“创新巡河法”,以“巡河日记”的形式, 把河道基本情况、巡查内容、发现的问题、河长处理意见以及陪同人员等详细记录下来,并对发现的问题河段及时下发整改通知,整改结果由县河长办备案,作为下次河长巡河重点,避免问题反弹。这种巡河方式使河长真正成为河长制的灵魂,让问题解决更快更彻底。
记者 张品 通讯员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