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6公斤重的潜水衣,系上21公斤重的石腰带,再戴上5公斤重的面罩,“蛙人”郭云龙开始了下井前的准备工作。贾超拍拍穿好工作服的郭云龙肩膀,凑到面罩边问道:咋样,喘气没事不?
“呼、呼、呼……”戴上面罩的“蛙人”一呼一吸都显得十分吃力,呼吸声十分清晰。由于需要下潜到水中,设备必须密闭,仅靠一根气管维系呼吸。
也许是工作需要,也许是担心安危。下井前,贾超拿出手机,对着郭云龙拍下一张照片留念。
郭云龙下井后,贾超赶忙跑到通话的匣子边,将其捧在手里,不停地操作着声控按钮。“龙,能听到不?”“能听见。”“没事不?”“摸到了,马上好。”为确保安全,贾超隔上几秒就要对着匣子通话,听着匣子里传来的声音,他才能稍稍放心。
年轻加上身体强壮,郭云龙成了队里的“蛙人专家”,平均三四天就会有一次下井任务,最多的经历是一天下井6次。“今天在水中时间短,上次出来,脱了衣裳,我看他身上都是红血丝。”石家力心疼地为郭云龙脱下工作服。
记者 付凤臣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