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鲁华1989年出生,是鄄城县引马镇农商银行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同时她还有另外一个神圣的身份——“军嫂”。
2014年,经人介绍,曹鲁华嫁给了和自己同岁的侯红涛。侯红涛的家在凤凰镇东侯楼村,家境非常贫困。2007年,侯红涛踏上了当兵的征程,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在结婚之前我就深知,嫁给军人就等于嫁给了‘离别’,舍小家才能顾大家。”曹鲁华说。结婚后,曹鲁华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承诺,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承担起了一家老小的起居,默默地用行动支持着丈夫对军营的执着追求。
婚后第二年,曹鲁华怀孕了。每一次产检,都是她独自一个人完成。验血、做B超、拿化验单,一次检查下来,曹鲁华要上上下下爬好几次楼。
“有时候心里也很委屈,但是,我从来没向他诉过苦。他平时训练就已经很累了,我不想再给他增加负担。”曹鲁华说。
孩子即将出生的时候,侯红涛从部队赶回了家,这也是曹鲁华在怀孕后第一次见到丈夫。“他从部队回来的第二天,我们的女儿就出生了。”曹鲁华说。
很快曹鲁华产假也结束了,想到婆婆曾经做过开颅手术不能劳累,她只得将刚满三个月的女儿送到了娘家,由母亲和嫂子帮忙抚养。
2017年五一期间,曹鲁华的公公被查出了重病,侯红涛得知后匆匆从部队赶回了家。这也是侯红涛第二次见到女儿,而此时,女儿已经7个多月了,对于爸爸极其陌生,甚至碰一下就会哭。
“女儿刚和他熟悉一点的时候,他又该走了。”曹鲁华说。
侯红涛回部队后,曹鲁华既要到娘家看女儿,又要回家照顾公公,为了方便,曹鲁华买了一辆电动轿车。
“因为每天走的路程太远,电动轿车走到半路经常没电,我都是打电话让我哥哥去帮忙拖车。”曹鲁华说。
有时候晚上电动轿车没电了,曹鲁华被困在田间小路上,四周一个人都没有,她时常被吓哭。而这些,她从来都没对丈夫讲过。每次给丈夫打电话她都是报喜不报忧,尽量说一些开心的事。
后来,曹鲁华的公公去世了,婆婆的精神也时好时坏。就在这个时候,曹鲁华生下了儿子。
“婆婆看不了孩子,我上班的时候,就让村里的人帮忙看孩子。”曹鲁华说。因为婆婆的精神时常恍惚,曹鲁华每天晚上都陪婆婆一起睡。农村的夜晚非常黑,而且她们家四周没有人家,每次打雷下雨的时候,她整夜都不敢睡觉。
曹鲁华告诉记者,结婚这么多年,她和丈夫见面的次数用一只手都能数过来。如今儿子已经一岁多了,从出生到现在,他也只见过爸爸一次。
建军节前夕,曹鲁华被鄄城县评为“十佳好军嫂”。曹鲁华说:“这些年,我的身旁一直有一群人,他们是我的娘家人、我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这一路走来,是他们陪着我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