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业做花匠 年入几十万
刘国辉展示其多肉植物——法师
  成武县党集镇西刘海村有一片很美的多肉植物农场,里面的多肉吸引了很多人。这片农场的主人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初见男主人刘国辉,他正在多肉种植基地大棚里忙碌,他说,每天做的事就是捣鼓这些多肉,感觉很幸福。

  今年33岁的刘国辉是成武县大田集镇人,一直喜欢花草,原来在外地打工时,经常在节假日去花卉市场批发多肉,然后去人员密集地销售。“那时主要觉得它们肉肉的、萌萌的很可爱,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是很开心。”刘国辉说。

  2012年春节回家,他发现村里不少家庭都养有多肉,于是就萌生了回家建一个多肉种植基地的想法。2013年秋,刘国辉回到家乡,在自家地里建了一个大棚,用来种植多肉。“第一个棚只有几分地,主要种植一些普通的小型多肉。”刘国辉说。

  多肉虽可爱,但养着玩跟做生意有着天壤之别。起初刘国辉只是出于对多肉的喜爱,并不了解多肉各个种类的习性,在创业之路上遇到了很多的阻力。种植多肉不久,他便发现多肉生了虫子,就按照给庄稼喷农药的方式用药,结果死了一部分,没死的叶子上也长了斑点,影响销售。经过这次教训,在以后的用药上,他总是先进行少量的实验,等没有问题时再大面积用药。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国辉发现,多肉不仅有“萌萌哒”的小型多肉,还有法师系列的大型多肉。2014年,刘国辉借了30万元,用来引进比较昂贵的法师系列。法师种下以后,刘国辉每天都认真观察它们的生长状态,盼着它们长大。不久,他发现大部分法师正在一天天变枯萎。

  “后来才知道,多肉在夏天进入休眠期,靠消耗自身的营养来度过夏天。加上当时进的是砍头苗,价格相对便宜,忽略了多肉的生长习性。”刘国辉说,到了秋天,大的都活了下来,小的全死了,一下子赔了20多万元。

  “多肉是懒人植物,但要养得漂亮也需要技术。”看着棚里的多肉,刘国辉说,多肉的生长期在春、秋两季,结合水分、阳光等要素,把多肉养出最美姿态;夏天以保命为主,控制水分,加强通风,防止多肉烂掉;冬天虫害较少,保温是关键。

  经过两年的发展,原有的大棚已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机缘巧合下,刘国辉承包了西刘海村的扶贫大棚。“今年春天第三届海棠节期间,大棚里的游客多得像赶集一样,一天下来光零售就收入一万多元。”刘国辉笑着说,现在,多肉园名气越来越大,每逢节假日,县城或附近乡镇的村民都会前来选购,一年下来能收入几十万元。

  为了扩大规模,今年春天他又租下了西刘海村的两个扶贫大棚。“我打算在新租的两个大棚里引进一些稀有名贵品种,现在正在育苗,过了夏天就铺货,到时就能让更多闲置在家的人员来这里工作了。”刘国辉说。   记者  李庆梅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新闻·广告
   第05版:健康·广告
   第06版:文化·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末端有机处理 破解分类难题
村支书石翠华:巾帼不让须眉
精准扶贫的金融力量
推进智能化 提高生产率
曹县党政领导干部集体参加“军事日”活动
成武县:警示教育常抓不懈
农村环境整治需拿出实招
九女集镇举办电商普及培训班
创业做花匠 年入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