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强新兴产业 做优传统产业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纪实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我市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一直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动能转换时期的各种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我们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使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日前,曹县智慧农谷建设项目负责人张庆剑向记者表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要通过不断改革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

  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来,全市上下进一步强化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加大全面深化改革力度,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0.39亿元,可比增长7.2%;城镇新增就业1.77万人;新增返乡创业9000人,创办实体2600余家。

  提升新旧动能转换“软实力”

  3月9日,市委书记孙爱军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会议上强调:“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我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全市上下要增强机遇意识,倍加珍惜、牢牢抓住这一难得历史机遇,努力推动菏泽加快发展、后来居上。”随后,市委、市政府一系列的会议和文件更是体现出了我市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决心。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我市明确了由市发改委牵头负责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编制工作,同时配套制定支持政策,并建立督导考核体系。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需要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市重大办工作人员迟英翔向记者表示:“为进一步助力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我市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去年以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0项,取消中介服务收费项目17项,加快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容缺审批’‘一次办好’等服务方式,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

  我市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环境,作为项目负责人,张庆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曹县智慧农谷项目已经办好了工商营业执照,回头去县税务部门认证一下就可以了,省时省力。”张庆剑笑着对记者说,“而我们的另一个项目——喜地生鲜冷链物流园是2015年投产的,那时我们所有证件办下来需要三四个月。”

  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714623户、比年初增长15.5%。

  开启新旧动能转换“智力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而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根本。

  牡丹区睿鹰现代健康食品项目入选了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各类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20亿粒(片)的综合产能。目前,部分产品已上市,原料种、养殖基地已建成部分项目,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公司拥有国家人才计划专家1人、国际资深生物医药专家3人、博士38人。建有省工程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中国药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建有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项目相关负责人董超向记者表示,“公司先后开发11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相继通过国家药监局新版GMP认证、国家EHS认证及多国药品质量认证。产品远销欧美、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巴西等20个国家和地区。” 

  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沈建峰向记者表示:“我市出台《人才新政30条》,包括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加大高端人才支持力度、实施优秀毕业生集聚工程、加大技术技能类人才培育力度、创优做强人才创新平台、加大人才融资扶持、提高科技人才成果收益等十大方面共计30条政策。”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四新”促“四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石墨烯、机器人、水陆两用飞机等新产品从无到有、快速膨胀,国内第一条全自动工业化量产的石墨烯有机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在我市投产,国内第二家3D打印装配式生产企业在我市投产。目前,我市经认定的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45家。

  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位于高新区的山东大树达孚特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金2亿元,公司主营业务是特殊膳食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生产与销售。由公司投资建设的山东大树达孚30万吨生物肽项目入选了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

  “项目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提供国内最先进的整套技术服务支持,采用国际领先的日本天野酶制品株式会社的特种复合酶,选用国际食品行业最先进的亚临界萃取、酶膜耦合、多级生物膜分离等生产设备,获得系列胶原蛋白肽产品。产品可最大限度保持胶原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利用率极高,且具有其他植物源类低聚肽所没有的特性——低过敏性。”日前,项目相关负责人冯胜华告诉记者,项目达产后,将逐步打造一个占地2000亩的全国最大的生物肽研发、生产基地。

  新旧动能转换,不能一味地“求新”,简单地“废旧”,而应全产业“一盘棋”,既要着力“求新”,把新兴产业做强,又要统筹“利旧”,把传统产业做优。

  我市对标省“十强产业”,根据菏泽产业发展现状和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任务,确定了大力发展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七大主导产业,明确了每个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和措施。

  迟英翔告诉记者:“我市精心策划了一批重点项目。围绕‘四新’‘四化’,突出‘好、大、新、实’,先后7次共策划项目2260个,纳入市新旧动能重大项目库动态管理,60个项目进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列入数量居全省核心区之外的各市首位。” 记者 王众 马源劭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纪实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纪实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纪实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纪实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纪实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纪实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纪实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纪实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纪实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纪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时事新闻
   第04版:广告
丁志刚到皇镇街道办督导创城工作
2020年建起全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黄安镇镇村干部手机成便民热线
图片新闻
凤凰镇扎实开展“三资”专项清查工作
“陈集山药”品牌价值3.62亿元
唐塔街道全民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图片新闻
做强新兴产业 做优传统产业
刘明法:返乡创业成就别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