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念波:常怀感恩之心 倾力回报社会
  1972年出生的刘念波是业界知名的70后才俊,也是企业战略的主导者,他把一个县城小酒厂,带上了红红火火的创新和传承之路,自己也成为了赫赫有名的鲁酒领军大师。

  刘念波1991年考入原山东工程学院(山东理工大学),1995年7月大学毕业后,在父母的要求下,就职于巨野县经贸局。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份体面的工作,父母对此也很满意。

  1998年,时年26岁的刘念波辞去了巨野县经贸局的工作,走进了当时负债率高达244%的花冠酒厂,他的这一举动让家人和亲友都非常不解。可是,当时也是刚刚接掌花冠酒厂不久的总经理刘法来,却看中了这位满胸抱负的年轻人,并委以重任:花冠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思考,刘念波意识到,要做好市场,必须先做好人员工作。

  “原来的销售人员年龄结构偏老,缺少创新的工作方法,使销售成为简单的推销,毫无营销策略。”刘念波一方面招聘8名大学生加入销售队伍,带来新的活力和理念;一方面对销售人员进行“充电”,通过学习、培训,以新的营销理念冲洗掉他们固有的思维方式。

  同时,刘念波提出,代理商的市场资源要变成公司的直接资源。他亲自与所有的代理商交流,派业务员到所有销售门市做统计,公司将掌握的信息统一汇总、保管。公司对市场了如指掌,于是一改闭门造酒的做法,根据市场信息规划、设计产品,促销活动也有了完备的方案。刘念波分管销售的4年间,花冠的销售额由1998年的690多万元增长了十几倍。 

  作为一名“老营销”,刘念波对于经销商的重要性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处理好酒企与经销商的关系,如何让经销商能够“死心塌地”地跟着酒企。“营销就是要满足客户的现实需求,进而满足其潜在需求。对经销商来说,他们的现实需求就是赚钱,而潜在需求就是长久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经营了十几年的老经销商来说,如何把已有的产业长久发展甚至传承下去,是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他们最大的潜在需求。”

  十几年的白酒营销及酒企管理经历,让刘念波对中国的白酒行业有着直观而又深刻的认识。对于白酒行业的未来,刘念波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整个白酒行业是好的,有着美好的未来。”刘念波认为,现在中国正处于崛起阶段,而中国的崛起必然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崛起。“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重‘礼’,而酒文化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消失,白酒就不会消失。”

  在刘念波的带领下,花冠集团“诚德”工程不断快速健康开展,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充分信赖,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幅增长,产品销往十多个省市和地区。

  此外,公司成立了“花冠慈善助学基金”,每年拿出7万元,用于资助贫困优秀大学生,截至目前已累计救助150余人。2008年,在抗震救灾活动中,职工捐款70余万元支持灾区重建。刘念波还带领公司每年组织开展关注孤寡老人、孝老助残等公益活动,已累计捐款、捐物价值1100余万元。

  为弘扬尊老、敬老、孝老的优良传统,公司在九九重阳花冠储酒文化节的基础上,冠名了菏泽市“十大孝星”、“山东十大慈孝人物”、“ 巨野县十大慈孝人物”等评选活动。刘念波经常说,感恩是心态,传承是责任,未来是希望。企业唯有抱有感恩之心,才能在回报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更大发展。

  记者 张品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富民周刊
   第04版:县域新闻·广告
   第05版:新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让“冰花男孩”们先暖起来
刘念波:常怀感恩之心 倾力回报社会
“护学岗”成为孩子交通安全的守护者
乡医培训 惠民强基
市图书馆将评选30名优秀读者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