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牡丹区项目建设新旧动能转换提速
  本报讯 (通讯员 郜玉华 王付明 高婷婷)目前,花都国际项目配套建设的花都国际小学正在快速建设中,该校设计规模为36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1620名。花都国际作为牡丹区征收面积大、涉及户数多的棚改项目之一,计划投资12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融现代购物、商务办公、品质宜居、全系教育、景观园林等功能于一体,打造一站式时尚生活大都会,成为城市新地标。

  牡丹区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号工程”和提升群众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实施了十大片区、42个项目。新开工综合开发项目19个,续建39个,新开工面积41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32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0万平方米。从2016年底开始,牡丹办事处桂陵社区的358户棚改居民,陆续搬入御河丹城小区的楼房。居民小区内部景观植物围绕,西临曹州牡丹园,东依赵王河,足不出户就将美景尽收眼底。“论住房条件咱不比其他大城市的人差。”居民刘国庆说。

  计划总投资150亿元的润泽中心之城棚改项目,规划建设规模在330万平方米左右,将主要建设回迁安置房、大型购物中心、风情商业街、创客大厦等,配套建设一处占地51亩的小学及幼儿园,并打通中和路、点将台路和黄巢路,周边的交通状况将极大改善,生态宜居的高档小区将拔地而起。

  棚改工程快速推进的同时,牡丹区还着力抓好了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坚持退二进三、转型发展,大力促进“六区六镇”建设,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亿元、市场交易额593亿元,分别增长10.5%、13.1%;完成进出口总额6.4亿元,增长18.3%,三次产业呈现出“三二一”雁阵式发展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全区电商企业发展到3400多家,活跃网店3.2万户,实现电商交易额175亿元、网络零售额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64%。

  牡丹创意家居小镇总投资120亿元,规划为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核心展示、生态文化旅游、科技研发、生态展示等九大功能区,实现了虚拟与实体、线上与线下、创新与创业的有机结合。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00亿元,可安置就业人员5万人,带动周边从业人员10万人左右。健康小镇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占地5575亩,将规划建设健康核心区、中医药百草园区、文教科研创新区、健康养生居住区、康养度假生活区等功能区,集医疗、养老、体育、旅游等融合发展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将日益完善。

  同时,牡丹区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载体,着力打造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平台。总规划面积35.7平方公里的千亿级万福河商贸物流区,全部建成投入运营后,年营业额将达到1000亿元,利税30亿元,可带动就业25万人。积极推进济铁物流园、青岛保税港菏泽功能区、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齐鲁牡丹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打造高端智能制造示范区。以创业创新为主,积极推进天华产业园区、大学路片区等开发建设,打造创业创新示范区。国家牡丹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牡丹农副产品特色加工业,着力打造国家牡丹“新六产”融合发展示范区,新旧动能提速转换。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今日牡丹区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财经·百姓问政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专版
牡丹区项目建设新旧动能转换提速
纪委:知识竞赛学习十九大精神
检察院: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
西城办事处加强工地环保监管
天华电商“双十一”销售2.75亿元
环卫处:全力做好城区环境卫生清洁
捐资助学到基层
“药品安全宣传月”提升安全用药意识
园林处:创新工作方式 美化城市环境
爱心电视温暖贫困户
“三张网”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为村”让“香皂花”走向全国
南城狠抓项目“标准施工”
刘守杰:23年执着追求扮靓牡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