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在老地方 却是新家园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一处处低矮潮湿的棚户区,被一栋栋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取代;从前狭窄逼仄的小巷,正变身为商业综合体……史无前例的棚改规模,让牡丹区旧貌换新颜,更让数十万棚户区居民圆了几十年的“安居梦”。 

  刘菜园片区棚改项目涉及被征收居民410户,大部分居民“蜗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平房内,房屋结构简陋,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毫无品质可言。征收拆迁时,该片区尊重群众意愿,规划建设独立封闭的“刘菜园新村”,增强了征收认可度和回迁归属感。76岁的居民刘安国老人说:“这样好啊,新家还在老地方,住着心里特踏实。” 

  牡丹区将危旧房屋列为改造重点,加速提升市民生活质量。花都国际项目涉及棚改群众3600户,建成后预计能容纳10万人同时办公及居住。目前在建的9栋楼房中,7栋为回迁安置房,项目一期、二期的700余户被征收户已选好了安置房。

  “在棚改工作中,牡丹区注重政策宣传,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牡丹区委书记张福龙说,“我们实施相关部门会战体制,最大限度凝聚棚改合力,将所有项目都拉出具体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确保棚改项目拆迁快、建设快、回迁快。”

  日前,中达广场项目的三栋回迁安置房已完成主体封顶,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狠抓进度,只用了8个月时间,回迁安置房全部封顶。目前,一期所有拆迁户都已挑选了安置房,新小区实现了道路、供水、供暖、供气等综合配套,居民都十分满意。 

  随着棚户区改造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离开了低矮简陋的老屋,即将搬入崭新的高楼,乔迁的欣喜和崭新的生活一并朝他们袭来,也正逐步重塑着人们的生活理念。

  每天清晨,御河丹城小区的66岁老人何爱芹都会从小区出来,去环城公园边转一转,绿地环绕,碧波荡漾,心情格外舒畅。2016年底入住的何爱芹说:“原来没有早上锻炼的习惯,更没有现在这样的居住条件。”从2016年底开始,牡丹办事处桂陵社区的700余户棚改居民,陆续搬入御河丹城小区开始了新生活。比起搬迁之前脏乱差的环境,新小区内景观植物围绕,配套设施齐全。

  55岁的刘国庆是社区舞蹈队队长,每天清晨傍晚都会和队友们在小区固定地点活动。“原来舞蹈队找个地儿都难,现在阴天下雨还可以到地下车库跳上一会儿。搬入现代化的小区后,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不少。”刘国庆说,“前些日子,我们社区舞蹈队参加首届北京水兵舞公开赛,还取得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呢。”

  “通过棚户区改造,一批存在多年的断头路得以打通,城市交通条件得以改善,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不断提高。”牡丹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泽中说,“同时,棚户区改造腾出的土地资源,预留给城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特别是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城市教育、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让群众的生活更便利、更幸福。” 

  通讯员 郜玉华 苗妍 高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牡丹区加速棚改圆十万居民安居梦侧记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今日牡丹区
   第04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5版:法治菏泽
   第06版:财经·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专版
抓好重点确保汛期安全
还在老地方 却是新家园
牡丹区在京务工党员“有了家”
南城:文明画卷满目春
淘宝村高峰论坛场馆进入装饰阶段
105家单位启动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
建好大棚奔富路
扶贫蔬菜助增收
都司镇多措并举防治出生缺陷
村支书刘广龙:一心为民办实事
160处非法占压河道建筑被依法拆除
济困扶贫送健康
沙土镇“四位一体”建平安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