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9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郓城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卖全国
  本报讯(通讯员 李英 司华 记者 郑华伟)“村民不出门就能把大蒜卖到全国各地,一天最多能卖1000多斤。”5月25日下午,正在帮着发货的郓城县张营镇副镇长侯全增说。侯全增是镇里分管电商的负责人,除了忙着做电商培训外,这几天,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分装员,每天帮着蒜农按照标准对鲜蒜进行分装,联系快递,尽快把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又是一年新蒜收获时,但张营镇的蒜农并不轻松。4月下旬,全国蒜薹市场价格低迷,为了减少蒜农损失,张营镇政府组织人员对全镇大蒜种植面积进行了摸底统计,将4000多亩大蒜全部登记造册。为了尽快清理完蒜薹,张营镇干部职工在微信“朋友圈”广泛发布“免费采摘蒜薹”的信息,吸引无数市民前来采摘,帮蒜农减少了经济损失。5月初,张营镇专门组织了一次电子商务培训班,手把手教村民网上开店,全镇淘宝店铺数量和网上交易额大增,仅魏垓村就有淘宝店铺50多家。张营镇以鲜大蒜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农产品上行,镇政府牵线搭桥,让淘宝店主从农民手中拿到最新鲜、最生态的农副产品,再通过营销将这些产品以更好的价格卖出去,实现了村民和店铺的双赢。为方便快递,张营镇还专门定制了5公斤装和10公斤装的包装箱。3天就在网上卖了2000多斤,收获超乎想像。无独有偶。潘渡镇、南赵楼镇等乡镇分管电商的负责人正积极协调各村的淘宝店铺,开展网上营销,帮助村民在网上销售西红柿、菜花、鸭蛋等农产品。

  这两年,随着郓城县电子商务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民基本上足不出户就能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了。为了让本地的农产品也能通过互联网飞入全国各地,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郓城依托村淘合伙人和返乡创业人才,以淘宝村镇培育为抓手,充分利用淘宝店铺和“为村”平台中的“村有好货”栏目,持续推进农产品上行,李集乡仲固堆村的西瓜酱豆、武安镇马屯村的茶树菇、郓州街道张兴庄村的五谷杂粮,在网上非常受欢迎。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富民周刊
   第04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5版:新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全市返乡创业工作座谈会召开
巨野:“招大育强”加快“科学赶超”步伐
郓城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卖全国
东明“四到位”确保夏粮收购
一起读《论语》
菏泽市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入库税金前100名公告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