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绘就“一村一品”新蓝图
初夏时节,在高庄镇以孙楼村、大石庄村为中心发展的油用牡丹长势良好,果荚密密麻麻;以贾楼村为中心的构树进入了快速生长期;以天庙村为中心的瓜菜正值收获期,瓜果飘香……高效农业带来的收益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2014年以来,高庄镇围绕特色种植、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商贸流通、特色文化等六个领域,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发展战略,规划了“四大基地五大产业”,大力挖掘镇域传统文化,着力擦亮名臣汉相汲黯故里、红色革命圣地、中华禅宗之乡、生态都市农业四张名片,大力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2015年突出抓好10个示范村建设,2016年新增5个推进村,2017年新增5个推进村,2018年计划新增5个推进村,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一村一品”整体规划,90%的专业村达到省级以上示范标准,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品牌优势明显、经济更具活力、农民生活富裕的专业村。
多措并举铺就“一村一品”新轨道
眼下,思远蜜桃、广武甲鱼、汲尧家具、丹乡果蔬、中植构树、港桥重工、德泰服饰、海盟绝缘材料等高庄镇本土品牌正在不断涌现。
为支持“一村一品”健康发展,高庄镇积极引导,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积极注册商标;做好地理标志申报和保护,加强品牌的培育、认定、宣传、保护和推广工作。此外,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从2015年起,镇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推进科技入户,培养“一村一品”带头人50余人,分6批培训新型农民1800人次,吸引195名人士返乡创业。
花开有果铸就“一村一品”新局面
两年来,高庄镇始终扭住“一村一品”不放松,大力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时,高庄镇积极探索农业“新六产”融合发展模式,在农业“新型主体、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上实现了新突破。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雨后春笋般涌现。高庄镇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单一农户的聚集效应和对市场联结效应,带动2.5万单一农户享受产业化红利,为1500名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畜牧养殖集约化异军突起。引导成立16家养殖合作社,全镇鲁西黄牛、肉牛、奶牛等大牲畜存栏量达4000多头,规模养殖户发展到160家。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4.6万亩,涌现出了大石庄牡丹、朱庄玫瑰、贾楼构树等2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其中,有1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生态都市观光农业蓝图绘就。围绕打造“高效生态都市农业”这个总目标,2015-2017年,高庄镇建设了6个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打造了7个生态文明村、8个千亩采摘园、5个百亩垂钓园、5个千亩牡丹园,预计3-5年时间,将建设成为“春赏花、夏垂钓、秋摘果、冬品鲜”的一流农家乐示范园。
记者 祝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