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愁
  □  王晓惠

  乡愁缘于乡思,乡思缘于乡情,都是与记忆相伴的,记忆停在某个节点上,那便是抽动乡愁的线轴。思线一缕缕牵向遥远的过去,或许是夏日的黄昏,或许是冬季的黎明,或许是儿时的玩伴,或许是永难相见的尊长……

  我心中的线轴是奶奶,奶奶盘腿坐在蒲团上,纺车转动,棉线如丝,灯苗闪烁,斑斓如云。奶奶用棉线编织岁月,我以稚嫩的手涂抹童年,童年不知愁滋味,一如奶奶爽朗的笑声。奶奶的笑,可源于她的孙女沾着口水翻书页,亦可源于她的孙女扳着手指做算题,可源于她的孙女夸张了的分数展示,亦可源于她的孙女把50分改为80分的羞涩掩饰。奶奶的笑越发爽朗,直到她的孙女也把涂抹编织到岁月里,那时她的孙女已完成了学业,并在县城安了家。她的孙女顺着笑声寻找奶奶,奶奶已到了她的天堂,记忆的老家只留下了奶奶的笑声,依旧是那样爽朗,全不顾她的孙女肝肠寸断。这便是乡愁,这便是乡思,这便是乡情,一如我对奶奶的追忆。

  我们家的老房子是我们胡同里最大最敞亮的院子。记忆里,院子东边长了几棵枣树、槐树。每到初夏来临时,我家周围就变成了邻居聚拢的场所,嗅着醉人的花香,奶奶的笑声催染着枝头的绽放,绽放的是蓓蕾,蓓蕾里是馨香,是甘甜,那是经由岁月提纯的芬芳。

  奶奶离去后,我总有一种说不清楚的错觉,仿佛依然还在她的身旁。在我无数次于老家的往返中,我都会在某个瞬间里蓦然回首,似乎奶奶正在向她的孙女招手。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生理反应,或者说是经久记忆中的心理定势,知道尊长已经作古,依旧难断昨日思线。

  每年总会多次想起奶奶,特别是春节、清明和她的忌日。小时候的我是属于那种稳不住窝的孩子,那时的老家农村没有幼儿园,父母都在忙着各自的营生,很少有时间来管我,我的吃穿住行都由奶奶照料。奶奶对我疼爱有加,只要不是时间玩得太久,或是玩得不是很疯,奶奶都不会撂下脸来说我,似乎我是上苍恩赐给她的,即便我惹她生了气,她也会用爽朗的笑声,融化孙女因撒娇而引发的张狂。

  前些日子回老家,我着意去田间地头转了一圈,目之所及,似是而非,昨日今日,仿佛隔世。小时候经常玩的地方变样了,印象最深的池塘再难寻觅,而那时的夏天,少小的我常常会像被什么迷住了一样,约上几个小伙伴,在小小的池塘里捉迷藏,比水下谁呆得久。那时候奶奶一定是坐在岸边的,一边做着针线,一边用眼角扫描着她的孙女,如果我在水里泡的时间太久了,奶奶就会站起来,仰望着另一边,自语似地说一句:那边是做什么的啊?好奇就把我勾出了池塘。

  与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里,许多都是点滴的小事,随着岁月的流失,点滴又转化成经久的记忆。奶奶走了,乡愁来了,一如经久的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新闻·教育
   第05版:文学副刊
   第06版:楼市家居·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缅怀我的母亲
百封家书圆父亲魂归梦
浪漫的夏日
醉美山村
扶贫款
乡愁
走在北海老街上
致乡村保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