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武:六个“依托”托起精准脱贫希望
  本报讯  (记者 祝见华)成武县有贫困家庭3.2万户、7.9万人,如何与省市步伐一致,在2018年带领贫困人口一同步入小康社会?成武县的做法是,加强党建引领,厚植产业根基,广辟就业路径,初步建立起依托基层党建就业脱贫一批、依托规模企业就业脱贫一批、依托返乡创业就业脱贫一批、依托电子商务就业脱贫一批、 依托“一村一品”就业脱贫一批、依托技术培训就业脱贫一批的“六个依托”就业脱贫长效机制。

  党集镇刘老家村曾20年内换了11任党支部书记,最短一任只干了两个月。2000多人的大村没有一寸硬化街道,车辆难以通行,没有学校,没有卫生室,孩子上学、村民看病要跑外村。省派“第一书记”来到后,从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注重调动党员干部的带头致富作用,用实事赢得群众支持,一年时间,刘老家村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形成了党员干部和能人大户带头致富、带动脱贫,发展蔬菜大棚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的“双带”模式,从落后村变成了富裕村。成武县把基层党支部作为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和巩固脱贫成果的桥头堡,充分发挥省、市、县“第一书记”作用,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核心,争取资金,整合资源,因地制宜上项目,创造条件抓增收,重点让贫困户获益,让村集体增收。全县478个行政村(居),由党支部牵头,已新上种植、加工、租赁等项目146个,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

  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天鸿果蔬有限公司,与周边23个村的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建设无公害大蒜生产基地2.6万亩,直接带动420户贫困户每亩增收1000余元,并吸纳38名贫困人员在企业务工。孙寺镇美森木业采取向杨木旋皮点提供技术,回收杨木皮当加工原料的方式,带动形成了三纵两横的杨木加工产业带,共有杨木旋皮机1023家,从业人员2.3万人,其中贫困户6700人,每人月收入都在1800元以上,可实现当年就业、当年脱贫。成武县通过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动员部分实力强的企业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签订帮扶协议,一方面优先吸纳帮扶村贫困户到企业就业,一方面企业拿出部分利润为贫困村建设致富项目,目前已有42家企业参与帮扶活动。动员全县283家规模以上企业直接安排贫困户就业2000多人,间接就业近万人。

  成武县还把全民创业特别是返乡创业作为带动脱贫、同步实现小康的重要举措来抓,制定《成武县关于支持全民创业和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列支全民创业基金500万元,用于帮助返乡人员创业。2015年,成武县返乡人员注册私营企业170家、个体工商户18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3家,返乡创业人数6300余人,带动社会投资40亿元,吸纳就业3.4万人,其中贫困户3500人,2016年计划带动脱贫5000人。

  此外,成武县依托电子商务发展从业人员2.3万人,其中贫困户3680人;依托“一村一品”吸纳贫困群众4000人就业;依托技术培训,培训贫困户2300余人,已经全部就业上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新闻·教育
   第05版:文学副刊
   第06版:楼市家居·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三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
立足优势 突出特色 推动牡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郓城新型城镇化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八面来风
家门口就业助脱贫
一起读《论语》
成武:六个“依托”托起精准脱贫希望
让“电视问政”持久发力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