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筑百姓健康的屏障
——曹县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纪实
市政协主席刘勇到曹县视察
市委书记于晓明在曹县视察工作
曹县卫生局局长刘存华(右)陪同市卫生局局长闫传银(中)在曹县检查指导工作
全市新农合现场管理会在曹县召开
曹县卫生局局长刘存华深入基层指导工作
新农合惠民制度暖民心
曹县县立医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
曹县县立医院病房楼效果图
卫生监督协管专题培训会
曹县人民医院病员服务中心
青菏卫生院
曹县人民医院
市考核组到曹县检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重温入党誓词
2013年1月31日,曹县中医院隆重举行了中医拜师仪式,省市名中医专家祝桂庭、王复寅喜收爱徒。
在县立医院坐诊的青岛专家王永久博士深入农村义诊
患者在曹县人民医院便民服务门诊就诊
“国医堂”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健康、快乐地生活,不为疾病、贫穷所困扰,尽情享受自然的阳光和生命所带来的愉悦。这是百姓所愿,是民生所系,是最直接、最根本的民事。

  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寄予的最真实而强烈的渴望,激发了曹县卫生人不断迎难而上的劲头,更铸造出曹县卫生人改写落后医疗现状的雄心。近年来,曹县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卫生工作力度,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切实落实新农合等惠民政策,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合理有序地开展,覆盖全县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构建起了比较健全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风生水起,医疗服务市场得到了有效净化和规范;干净漂亮地完成了一场又一场抗灾防疫、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卫生战役,构筑起了守护百姓健康的屏障。

  教育实践活动让民生服务“更暖心”

  没有一种根基,比根植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汲取于群众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十八大以来,一场自上而下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拉开帷幕。这是继“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活动之后,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一重大决策。

  曹县卫生局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政治性任务,按照“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的要求,不折不扣抓好各项活动落实。成立了以县卫生局主要领导刘存华局长任组长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建立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全力保障教育实践活动高标准开局、高质量推进。针对解决基层群众就医征求的4330条建议和卫生局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的1132条意见,包含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医保报销、基本药物、公共卫生服务、村卫生室管理、职工待遇8个方面的29类;其中共性问题4320条,新农合医保报销方面2830条、占总数的65.36%,医疗救助方面622条、占总数的14.36%,医院管理方面347条、占总数的8.01%,医疗服务方面436条、占总数的10.07%,卫生室管理方面85条,占总数的1.96%;个性问题10条、占总数的0.23%。按照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说立改原则,分门别类建立整改台账,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解决基层群众就医问题的调研报告》、《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方案》,努力做到“件件有回声”。

  “如果有机会为病人服务,就一定做好服务,让病人满意;如果没有机会为病人服务,就一定服务好为病人服务的人。”曹县卫生局局长、党组书记刘存华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口头上,对于他来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自身的务实清廉,其根本是为民服务。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更上一层楼”

  很多人还记得,2013年仲夏的菏泽,百花争妍,朝气蓬勃。6月29日,曹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内科综合大楼正式启用。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居于国内一流地位的ICU病房、领先全市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无论走在哪一个病房都能看到的护士的明媚笑脸,都让来者如沐春风!

  副市长黄秀玲在参观了ICU病房、血液净化科、无菌手术室等之后,连连说了三个想不到!

  她说:想不到新医院建设速度这么快!想不到档次这么高!想不到医院对人才的渴求这么真诚!

  或许看了以下这组数据,我们可以体会到她惊喜的心情。

  2012年3月29日,曹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门诊楼启用; 

  2012年4月26日,曹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外科病房大楼启用; 

  2013年3月10日,曹县人民医院新院区三期工程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奠基; 

  2013年6月10日,曹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健康家园工程奠基; 

  2013年6月29日,曹县人民医院新院区二期工程内科病房大楼启用;

  ……

  如此快速的步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深厚的底蕴,意味着竞争的实力,意味着咄咄逼人的进取精神与勇气,更意味着全县卫生人的心血和汗水得到了回报。

  曹县人民医院新院区位于开发区青菏路东、富民大道南,规划总占地334亩,其中业务用地168亩,总建设面积为1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为门诊、病房及辅助配套建筑,总投资为10亿元(含各种设备及设施等),分三期工程建设。

  2013年8月28日,山东省省长郭树清亲临曹县人民医院新院区视察,实地了解医院运行情况,对医院的规划和发展以及做好各项医疗服务工作提出了殷切期待。

  为满足全县160万人民就医需求和打造鲁苏豫皖医疗高地,三年内将新院区建成拥有200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新院区建设作为县政府十大城建基础工程之一,规划建筑面积为18万平方米。刘存华告诉记者,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一条指标,就是要有就医场所。

  于是,一场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战役在曹县卫生系统打响……

  ——全力以赴抓好县中医院新院区建设。县中医院新院区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30件民生实事之一,占地196亩,其中医院占地146亩;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计划2014年底,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门诊楼、24000平方米的病房楼、2000平方米的药剂楼一期工程建设完成,2015年底,项目投入使用。

  ——聚精会神抓好县妇幼保健院建设。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县妇幼保健院项目,是2014年卫生工作的一项重点。本着充分体现妇幼保健功能的设计理念,合理布局科室设置,精心协调装修单位交叉施工,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统筹抓好其他基础建设。投资1800万元、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县第二人民医院和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县立医院病房楼项目,已完成主体,预计年底投入使用;曹县天慧医院(民营医院1):扩建病房楼项目主体已竣工。

  ——全面加快乡村一体化建设。曹县先后有11家卫生院被纳入360工程,17家卫生院被纳入1127工程, 7家卫生院被纳入规范化改造和国家拉动内需项目,争取上级资金1446万元,自筹资金620万元,新建门诊病房楼19座,建筑面积14075平方米。今年重点抓了庄寨、龚楼、朱洪庙、倪集、楼庄5处卫生院建设,投资200万元的龚楼门诊楼已投入使用;投资300万元的倪集综合楼、投资300万元的楼庄病房楼、投资200万元的庄寨镇卫生院项目、投资200万元的朱洪庙病房楼正在加紧建设,预计2014年底全面建成。

  “我们要把医院打造成老百姓可信赖、可依赖的医院,在技术上做大做强,让曹县人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做到收费合理,让老百姓花合理的钱享受合理的服务,使其真正得到实惠。”刘存华的话朴实又真挚。

  我们无从知晓,曹县卫生系统人为了这个看似传奇的结果,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我们只知道,健全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将为曹县160万人民筑起健康屏障!

  基础医疗保障“阳光普照”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这是全国大部分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以前,曹县群众也是非常害怕看病的,即使看个普通感冒,动辄就是几百元的医药费,也让老百姓望而生畏。近年来,曹县借国家医改惠民东风,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困局。该县着力扩大新农合医疗保障覆盖面,2011年参合群众125.75万人,2012年参合群众125.76万人, 2013年参合群众126.7万人,参合人数逐年增加,参合率占应参合人数的100%,连续三年在全市名列第一。

  “老头子得关节炎十几年了,以前没合作医疗的时候哪有钱住院,疼急了就买些止痛片吃,现在政府给报销,疼了我们就住院……”说起国家新农合政策,家住该县青菏办事处的李荣军老人眉头舒展,侃侃而谈。

  为降低参合患者医疗费用负担,青菏卫生院经县卫生局批准,将开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本院新农合报销范畴,并将中草药和中医适宜技术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10%和5%,尽最大可能地为患者提供便利和实惠。目前,来院就诊中医的患者覆盖县内26个乡镇和民权、周口、商丘等周边10余个县市,2014年上半年中医门诊患者达到7000余人次,收住院病人300余例,在广大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广泛好评。

  数字最枯燥,却是最温暖人心的证明

  ——补偿标准不断提高。2013年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5%,在县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0%,在市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达到55%,在市外住院报销比例达到50%。重大疾病报销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2万元。

  ——建立了大病保险制度。按全县参合人员每人15元的标准设立大病保险基金,在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对纳入保险范围的20种重大疾病患者给予再次补偿。具体补偿标准:新农合报销后的合规医疗费用低于8000元的按17%的比例予以补偿,8000元以上部分按73%的比例予以补偿,最高年补偿额可达20万元。

  ——建立了慢性病门诊统筹制度。在全市率先实行慢性病门诊统筹,规定病种五类22种,在全市种类最多,报销比例和封顶线最高。其中一类慢性病6种,二类慢性病 5种,三类慢性病3种,四类慢性病2种,五类慢性病6种。

  ——创新新农合监管机制。2011年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新农合专职监管员制度,2012年建立了“机构垂直、人员专职、定期轮岗、异地任职”的垂直化管理体系,全面加强了新农合精细化管理。

  “零差率”药品降价效应明显

  去医院看个感冒可能要花成百上千元、医生开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大处方”等是助推“看病贵”的顽症,长期以来饱受诟病,各界群众普遍不满。为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2009年8月,国家卫生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委发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近日,记者走访了曹县青堌集镇卫生院药房,数百种国家基本药物在这里全面降价。 

  2011年6月28日,曹县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启动基本药物制度。2011年12月28日,全县510处一体化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青堌集镇村民赵传军带着孩子到镇卫生院看病。医生开出药方为阿莫西林、布洛芬片、双黄连胶囊以及银黄颗粒,结果仅花费6.04元,这比实施药品“零差率”前至少减少10元。 

  在曹县,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日趋合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共307个药品品种,曹县共配备了244种,占79.4%;省增补的216种基本药物,曹县共配备了142种,占65.7%。目前,全县共配备药品386种,占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品种总数的73.8%。

  在曹县,全面落实2012年基本药物目录药品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品种由原来的523种增加到716种。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不断扩展。在巩固完善乡村两级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向二级医疗机构延伸,使其销售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额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80%。

  “目前,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县已实现网上统一采购配送,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6.37%,平均每年让利群众3000余万元。”刘存华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在看好病的前提下,理应为百姓省一分钱是一分钱。

  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水平逐年提高

  “以前只觉得县城里的人才有健康档案,现在我们村里人人都有健康档案,去看病的时候,医生一看档案便对病情一目了然,对接下来的治疗也更有把握了。”曹县郑庄街道办事处村民李爱华翻阅着自己的健康档案对记者说。

  近年来,曹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把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以持续关注“居民健康”为中心,深层挖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中的重点难点,不断改进服务流程,使居民逐步享有均等优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广大居民“健康档案有人建、小病能够及时看、大病有人帮着转、预防保健有人管”的健康需求。

  ——公共卫生服务向纵深开展。按照“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人员会办事”的原则,完善县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管理,2011年投资3000万元,为186032名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查体,并全部建立了规范的健康档案;2012年投资2000万元,为全县范围内农村妇女开展了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2013年,积极开展国家级“宫颈癌”筛查项目,为34-65岁的14000人农村育龄妇女实施“宫颈癌”免费筛查;2014年,投资2000万元,精心组织为12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目前,已完成免费查体70680人。

  ——群众受益幅度不断增强。目前,全县共建立电子档案1335422份,管理高血压132271人,糖尿病23660人,重型精神病患者4302人,孕产妇7133人,0-6岁儿童104049人,60岁以上老年人154007人,传染病报告率100%。

  如今在曹县,160万城乡居民无论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等,都能平等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坚持人才兴卫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医术精湛,华佗在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这一面面饱含深厚情感的鲜红锦旗赞颂的正是曹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松博士。

  李松,副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神经外科学博士,师从我国神经外科领域著名教授毛伯镛。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6年,曾先后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学习。曾在国家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从事神经胶质瘤的生物治疗的研究。

  为了引来这样一位“金凤凰”,曹县卫生人三顾茅庐,不见不息。“郑州人民医院规模大,平台高,发展好。确实没有打算回到曹县。但是,后来被曹县这边的诚意和人格魅力打动,我决定在曹县人民医院继续我的神经外科研究,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去年初,曹县青岗集60岁的李老太,突发脑溢血,被送到病房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呼吸。在她家里人已经做好了料理后世的准备时,李松博士大胆建议病人家属在手术协议书上签字,经过紧急治疗,老太太在住院一个月后,自己走着离开了医院大门。

  四川省广元市的王代雍、湖南省永州市的欧建林……一个个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鲜活生命,让我们对这位医术精湛的好医生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没有好医生,盖再好的楼也是摆设!”刘存华——这位平和、儒雅、博学的局长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让我们感动。他强调“医学是一门散发着生命温度的学问,这一学问能否在新时期散发出足够的温度,其关键是是否拥有一群高素质的专家、高素质的人才。”

  为充实医疗队伍,曹县2011年招聘大学毕业生104人;2012年先后引进博士生1名、招聘硕士生37名、招聘本科生77名、协议护理170名;2013年招聘研究生13名,特需本科生38名,事业编统一招考本专科生81名,实用性协议护理人员120名。

  ——积极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采取联合办医的方式,创建省级重点专科,大力提升重大疾病的确诊诊断能力,为实现大病不出县深化医改目标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县人民医院、县磐石医院分别成为山东千佛山医院(集团)曹县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分院。6月10日,曹县卫生局精心组织县磐石医院联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澳洲大酒店举行了导管室启用暨心脏介入学术交流会,标志着该县在重大疾病诊断诊疗上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积极开展“百名专家援基层、千名主治进乡村”活动。争取年底有3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规范标准,提高县域内就诊率,降低群众就医负担。一是开展医疗技术帮扶,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5家县级医疗机构,选派37名主治以上级别医师,分别深入到10家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二是举行“市县名医乡村(社区)行大型义诊活动”,组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7家单位利用3天的时间,深入到所帮扶乡镇村庄(社区),为人民群众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

  目前,曹县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高标准建设呈现蓄势腾飞的蓬勃发展态势。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惠及民生的新农合制度更加深入民心。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加强,精湛优质的医疗服务质量大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深入开展,建立起了人民群众长效的预防保健机制。卫生先进文化建设日益浓厚,营造了良好的励精图治干事创业舆论氛围。 

  古城曹县,在发展的奏鸣曲中,全县卫生工作者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实际行动,为该县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奏响了一支激昂、和谐之曲。

  文/图 记者 祝见华 宋庆思 通讯员 曹洪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曹县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纪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4版:时事新闻
   第05版:时政新闻
   第06版:专版
   第08版:民生
构筑百姓健康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