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口碑从何处来
——成武县卫生局着力构建群众满意卫生事业纪实
覆盖全县城乡的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查体活动,深得百姓称赞
2013年开始的全县“十进”活动,大批医疗专家深入基层义诊
查体现场
查体现场
大C臂下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
小儿重症监护室
血液透析室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县中医院门诊服务大厅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区一角
居民健康档案覆盖城乡
干净整洁的乡镇卫生院
成武县卫生局局长刘爱中陪同县委书记鲁志成调研卫生工作
县长耿振华陪同市卫生局局长闫传银参观“一站式服务”现场
县人大视察新农合工作
省级项目专家张永红(前排右三)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全县卫生系统经常举办护理技能竞赛
  “我们搞群众路线教育要接地气,农民群众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地气。”中秋时节,清爽宜人。在成武县卫生局办公楼走廊中,这幅文化牌让人驻足沉思。不久前,在全市对各县区进行的民意调查中,成武县看病就医群众满意率高达89%,居全市各县区第一名。

  问渠哪得清如许?之所以能在群众中赢得这样的口碑,源于成武县卫生局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进一步筑牢卫生第一道防线,夯实卫生基础,完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热情服务患者、方便群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夯实基础  打造城乡居民“15分钟就医圈”

  近几年来,成武县卫生局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按照“强中心、抓枢纽、织网络”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统一规划全县村级卫生室布局,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投入,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做大做强县级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卫生局党组从抓投入强基础、优化就医环境入手,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设备,着力改善基层医疗条件。县人民医院内科病房楼总投资2200万元, 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设置病床360张,极大地改善了医院病房条件。成武县中医院征地100余亩,总投资8500万元,新建了门诊楼、病房楼、康复中心,新增床位300张,目前年门诊量10万人次左右。卫生监督所争取中央投资项目130余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苟村集镇、南鲁集镇、九女集镇卫生院病房楼总投资33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40万元,省投资33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7万元。国家投资的白浮图、汶上集、大田集等镇卫生院建设项目也已全面启动。

  大田集镇卫生院整合辖区内的民营医院,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了服务能力。孙寺镇、九女集等乡镇卫生院共争取上级资金1100万元,用于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备了X光机、B超机、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和急救车辆。全县切实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做好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完成了全县174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本配齐了血压计、听诊器等医疗设备,医疗“网底”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15分钟就医圈”更加巩固完善。

  为提高县、乡两级医疗单位人员业务素质,成武县卫生局先后派出各级医疗单位60多名业务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强在岗技术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水平。全县卫生系统以开展“上一线、建功业”行动,做大做强“卫生强基”工程,全力推动县域卫生人力和技术资源向基层流动,使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从2012年7月起至今,全县开展乡村医生签约式和城市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以乡村医生和社区全科医师为主体,与4.97万个家庭签订《健康服务协议》,发放健康联系卡,根据群众需求,随时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指导、用药咨询、上门诊治等服务。在13处卫生院设立健康教育室,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的健康教育服务。 

  目前,全县健康教育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已为545137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8%。0-6岁儿童系统管理52762人,孕产妇系统管理9610人,老年人健康管理48548 人。 

  送温暖促健康  推进服务均等化

  把卫生医疗服务送到最穷困的地方去,把温暖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从2013年1月开始,成武县卫生局在全县范围内筛选出一批专家队伍,与全县驻有“第一书记”的村庄相结合,分节次地派出专家组服务到村,免费为广大农民群众义诊。全县驻有“第一书记”的村庄共47个,这些村庄大多较为贫困,农民群众的健康卫生意识较为淡薄,不少群众“拖”字当头——“小症拖成大症,大症拖成绝症”的现象屡见不鲜。成武县卫生局开展的义诊活动,由点到面,由面及里,逐步深入,细致认真,扎实有效,深得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8月13日,暑热难当。而在孙寺镇前李庄村一农家庭院里却笑语喧哗,全村120多名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聚集在这里,接受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为他们进行的免费体检。领队的孙寺镇卫生院任梅香同志告诉记者:这是全县卫生系统的统一部署。全县要在年底前,完成对全县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面体检。据悉,全县共组建了13支医疗志愿者服务队,累计深入400多个村庄和社区开展送医送药活动,为群众免费健康查体和发放物品6万多人次,变“坐堂等诊”为“上门送诊”,促进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农村的公平普及,及时发现一些病症苗头,起到了防患未然的作用。

  深接地气,广练内功。为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成武县卫生局结合实际,采取了“四化”新举措——即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专职化”服务;加强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服务建设,创新“多元化”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实行“严格化”考核。

  “专职化”是队伍建设目标,他们按照服务人口万分之三的比例配备330名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专职人员,组建了3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指导团队和13支公共卫生服务团队,并成立了由10余名医疗卫生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团队,统一印制了通讯录。同时,确定177名乡医作为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协理员,负责做好全县所有村庄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保证了活有人干、事有人管,保障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有效开展。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卫生医疗的必要条件。全县各乡镇卫生院按照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标准,设立单独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分设6个工作室,做到了有固定工作场所,有基本的办公设备。目前,全县13处卫生院和174处村卫生室已全部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同步实行了信息化管理,建立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动态记录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使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实现了上下互通互联、信息共享。

  创新“多元化”模式是服务建设的推动力。全县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落实等情况为重点,结合实际制定了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工作目标。

  “严格化”考核有利于各项制度的落实。全县各医院、卫生院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实行了“每月一督查一通报、每季度一考核”制度,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电话随访等形式,全面、准确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实行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全面发挥考核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严肃考核纪律,确保考核的真实性,让每个单位对考核结果心服口服,对考核后三位的卫生院长进行约谈,并在总结会上现场作出表态发言。          

  以人为本  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这是成武县卫生战线向全县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

  近年来,成武县卫生系统以“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城乡医疗卫生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为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良好保障。

  “以前来医院办手续要在三四座楼间来回跑,如今在这里就可以一次性解决了,可省了大功夫了!”在成武县人民医院采访,苟村集镇前张口村张某在办理出院手续时,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以前成武县人民医院办理手续的服务点分散在不同的病房楼中,病人或家属办理手续需跑很多地方。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医院从提供优质、安全、服务三个方面的保障入手,将各个科室的服务职能集于一体,即成立一个综合服务室,让患者可以在一个地方将所有的手续都办完,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

  成武县卫生局局长刘爱中说:目前,发源于成武县人民医院的 “一站式服务”做法得到了菏泽市卫生系统的充分认可,在全市范围内正得到大力推广。

  今年以来,成武县卫生局以服务民生为主线,将提升群众满意度列为卫生工作的核心任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服务活动。 

  首先,他们紧紧抓住反对“四风”这个重点不放,以“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为准绳,认真查摆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卫生系统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开展纠正“医药购销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活动,通过“转作风”推动“改医风”,重点解决医德医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活动以来,先后征求镇“两委”委员代表意见建议2次,召开老干部座谈会2次、医疗机构座谈会3次,走访调研联系基层单位和联系村16次,分2次向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双联”对象和卫生系统离退休干部等发出征求意见函共计626份,共梳理各类教育实践活动问题与意见建议18条,制定整改措施18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3次,立案查处非法行医案件22件,取缔无证行医9户,行政处罚8件,共计罚款金额3万元,收缴药品5箱;全县100%的基层公立医疗机构纳入了药品集中采购,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器械金额2100多万元。通过药品集中采购、收费公示和药费一日清单制、规范和降低药价等综合治理手段,平均每月降低群众用药负担100多万元。

  同时,积极推动优质护理、预约诊疗等十项便民惠民措施全面落实,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流程;与省、市三级医院挂靠联合,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积极推动临床专业质控体系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开展优质医院创建;扎实开展以“双降双控双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三双”行动,落实控费各项措施,实施同级医疗机构辅助检查结果互认等,降低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真正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

  成武县卫生局还深入开展医疗门诊“三增一禁”暨“一站式”便民服务正风行动。通过在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积极设立病员服务中心,简化服务流程,增设节假日门诊、错时门诊和夏季夜间门诊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患者“看病难”、“报销难”等问题,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交口称赞,为和谐医患关系谱写出了新篇章。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共增设诊疗科目41个,增加门诊39个,增加专家16人;增加辅助科室为11个,人员34人;专家增加门诊工作量130.5小时。节假日门诊人次为1357人次,夜间及错时门诊为413人次。全县医院工作人员共签订不带熟人插队加塞、挂人情号《承诺书》1005份,受理投诉举报2起。按照“七统一”、“两集中两到位”的模式,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活动达到10类20项以上的公立医院有2家,单独设立的便民服务大厅为2家;共服务接待2216人次,受理投诉4起,电话随访893人,综合满意度为98%。   

  “三降一升”“惠万家”

  在九女集镇卫生院采访,高堂村村民王某高兴地告诉记者,原来感冒发烧要花上百元,现在,医院药物实行零差价,打点针,拿点药,花几块钱,就治好啦。

  成武县卫生局找准重点求突破,最大限度缓解群众就医负担。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执行零差率销售,实现了“三降一升”,即卫生院药品价格普遍较实施前下降36%,门诊次均费用下降30.17%,住院日平均费用下降23.93%,门诊量增加5.5%,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合计达6000多万元,群众看病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他们进一步细化公共卫生服务“惠万家”工程。4月18日,在大田集镇卫生院启动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惠万家”工程,以此不断加大群众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并通过抓好医疗机构“五提升”(组织学习、培训、进修、练兵、比武提升)、“三治理”(整治开大处方、新特贵药、过度医疗检查)、“一打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等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整顿和规范医疗秩序,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正行风  全面提升行业形象

  办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是全县卫生工作者的崇高追求。

  正人先正己,成武县卫生局率先从自身做起,下大力气整治“庸懒散”,坚决纠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行为,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

  他们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整治开大处方、新特贵药、过度医疗检查及办医行医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活动,巩固活动成果,深入抓好建章立制和全面规范,确保取得令群众满意的实效。县卫生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开展警示教育培训,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将“三好一满意”和“创先争优”活动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高度融合,把开展两项活动作为提升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平台,争创“文明窗口”,争当“文明服务明星”,着力提高服务质量。

  经过不懈努力,全县先后涌现出了一批让群众满意的好医院、好科室、好医生、好护士,为整体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在工作中,成武县卫生局切实做到坚持“模范”带头,与“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相结合。针对群众反映的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敢担当责任风险等突出问题,从5月份开始,县卫生局坚持典型带动,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局属六个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用“党员示范岗”的创建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在党内形成了比学习、比素质、比服务、比守纪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党员示范岗”创建与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两不误、两促进”。为贯彻落实好“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武县卫生局党组坚持立说立行,立行立改,不走过场,求真务实,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

  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是他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我们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的努力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成武县卫生局局长刘爱中如是说。

  本版文字/图片:李雪晴   王立新   祝千钧   韩全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成武县卫生局着力构建群众满意卫生事业纪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4版:时事新闻
   第05版:时政新闻
   第06版:专版
   第08版:民生
口碑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