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使“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用的人”
——我市创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探索与实践纪实
  菏泽,美丽的牡丹之都,一座新兴的城市。

  解放战争时期,这里谱写了30万民工奔赴淮海战场踊跃支前的壮丽诗篇。解放后,这里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兵员征集区,每100名共和国现役军人中就有一名菏泽人,分别占山东和全国现役军人总数的10%、1.3%以上。

  每年,成千上万的菏泽儿女披红戴花走进军营;每年又有成千上万的菏泽军人脱下军装返回故里。从为国家尽义务到为自己谋职业,如何使“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用的人”?近年来,我市军地不断完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机制,创新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退役士兵满意、用人单位满意、部队满意的安置新路子。今年5月,山东省政府和省军区在我市联合召开现场交流会,推广我市创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从“跷跷板”现象到就业“香饽饽”

  2010年夏天,菏泽军分区对500名应届高中和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人对参军入伍有热情没热度。超过70%的学生认为,当兵确实很锻炼人,但几年之后绝大多数还是要退伍返乡,操枪弄炮这一套,回到地方用不上,创业发展没技术,找不到单位,上不了岗,对当兵入伍有后顾之忧。

  对这一现象,军分区政委杨东明一语中的:激发参军热情,关键要畅通安置渠道,通过技术培训让脱下军装的士兵插上创业的翅膀。否则,乘兴入伍,扫兴返乡,征兵工作就成了一头沉的“跷跷板”。

  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随着国家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由指令性安排向扶持就业转变,面对每年4500余名脱下戎装的战士,我市军地领导极力找寻一条稳定就业的理想通道,让这些军营精兵尽快成为市场精英。经过充分调研,最终确立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技能为主、学历为辅,城乡一体、免费培训”的工作机制,将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协调服务力度。

  战士免费,就意味着政府买单,这对一个经济欠发达市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但2011年以来,我市市、县两级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拨付教育培训经费1400余万元。

  “1400万元,对我们来说不算是一个小数目。这些钱花得值不值?”当笔者提出这一问题时,市政府一领导说:“战士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国防事业,政府和社会有责任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部队锤炼了他们的坚强意志,我们再花点钱帮他们掌握一些职业技能,能使他们更好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现在看,这是一项‘性价比’很高的拥军工程和民心工程。”南京军区某部退役士兵邵宗方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在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工作的他,现在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退伍一年多时间,他从学徒升为一条流水线的负责人。公司领导对他的评价是“能吃苦、有技术、有前途”。能吃苦,得益于两年军旅生涯的摔打;有技术,则来源于退伍后一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邵宗方一样,3年来,我市有7913名退役士兵走进政府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接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其中6000余人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周边省市、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各类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与此同时,良好的工作安置也平衡了征兵工作的“跷跷板”。牡丹区人武部政委赵绍增兴奋地说:“政府指令性安置工作数量少了,原以为兵不好征了,但在退役士兵免费技能培训政策的激励下,今年适龄青年应征参军热情依然不减,我们再也不用为选不到优质兵员发愁了!”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和任何一项改革一样,我市在探索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最佳路径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2010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我市自以为“尚方宝剑”在手,决定在总结往年做法的基础上,对当年退役的士兵进行一次大规模集中培训。

  活动开始前,军地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尽可能多地让退役士兵参加教育培训。2011年3月16日,首批城乡退役士兵免费技能培训班开学了,1798名退役士兵浩浩荡荡地走进了菏泽信息工程学校。“非常隆重,感觉比我当兵还热闹。”参加那批学员培训开班典礼的姜兴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激动不已。

  然而,好事却与愿违。参训的1798名学员最终坚持到毕业的不足2/3,不少人是不辞而别,令人大跌眼镜。原因何在?一名学员的 “牢骚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镇里通知我必须参加,说是任务,于是就来了,但是学的内容真没意思,自己想学的学不到,还不如出去打工挣点钱。”

                (下转第三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市创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探索与实践纪实
~~~——我市创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探索与实践纪实
~~~——我市创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探索与实践纪实
~~~——我市创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探索与实践纪实
~~~——我市创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探索与实践纪实
~~~——我市创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探索与实践纪实
~~~——我市创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探索与实践纪实
~~~——我市创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探索与实践纪实
~~~——我市创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探索与实践纪实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都市生活
   第A06版:经济生活
   第A07版:新闻纵深·广告
   第A08版:楼市家居·广告
使“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用的人”
牡丹区再添两家省级“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
东明农村中小学新增桌凳41382套
曹县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就业任务目标
大学生进入求职旺季民营企业热抛“橄榄枝”
东明:生态工程扮靓“美丽东明”
我市举办首届双胞胎大赛
把利国利军利民的好事办好
沼气点亮环保型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