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的心中有大爱
——记单县谢集镇孝亲敬老好儿媳刘水荣
  炎炎夏季,在单县谢集镇民政所长卢成伟的陪同下,我们来到该镇赵双楼村,寻访好媳妇刘水荣。刚一停车,便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63岁的刘水荣迎了过来。这是一位普通的农妇,花白的头发,整整齐齐盘在头上,人高高的、身体略胖,但很精神,满是皱纹的脸上,留下了饱经沧桑之后的淡定。穿的衣服虽然有点旧,但很干净,洗的有点发白了。见到我们,她热情地在前面引领我们,走向她的二层楼房院落。

  这是一座新型的普通农家院,映入眼帘的是满院子的花草,这些花草点缀着家庭的温馨。在院中,这家的寿星、106岁的谢孙氏老人迎了出来,老人鹤发童颜、身板硬朗,眼不花、耳不聋。

孝在挫折中彰显博大

  刘水荣1951年出生在谢集镇小刘庄村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刘水荣自幼乖巧懂事。23岁那一年她与邻村大她4岁的谢朴兰结为夫妻。当时婆婆谢孙氏58岁,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婆婆生育有5个女儿、1个儿子,刘水荣深知婆婆一生的艰辛,所以对婆婆更是孝敬有加,婚后他们相继有了自己的子女,尽管家境贫寒,但家庭幸福和谐。

  十年前,刘水荣的丈夫突然遭遇车祸左腿断开需住院治疗,为支付医药费一下子花去了家中仅有的2万元积蓄。已是年过半甲并患有高血压的刘水荣,终于不堪重负在一次从医院回家的路上晕倒在地。

  对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刘水荣有说不出来的酸甜苦辣,可是,每当刘水荣扶着婆婆外出散步时,听到街坊邻居们对婆婆讲:“您老真有福气,摊上了个儿媳比亲闺女还要亲!”心里顿时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什么苦、什么委屈就全都忘了。

孝在坚持中凸现厚重

  刘水荣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天天忙的像个轱辘连轴转。她既要服侍婆婆,又要下地劳动,天不亮,刘水荣就起床,为婆婆准备好饭菜,给老人端到床前;夏天为婆婆擦洗、梳头;冬天为婆婆送上热茶、暖袋。把婆婆服侍得舒舒服服,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

  在刘水荣的精心照料下,老人活得有滋有味,虽然106岁高龄了,但仍然精神矍烁,容光焕发。她逢人就说:“水荣就是我的好闺女!”左邻右舍都说没有刘水荣的孝敬之心,老人不会硬朗地活到今天。刘水荣的儿女,在母亲地感染下,不仅孝敬着奶奶,也孝敬着刘水荣夫妻,小辈们逢年过节发放的油、鱼、肉等食物,总是拿到这里来孝敬她们。尊老爱幼已经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

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

  如今,63岁的刘水荣还是在没白没黑地照顾婆婆,陪婆婆说话聊天、晒太阳,尽心尽力地尽着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媳的孝道。正是刘水荣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106岁的老人每天生活得快乐而安逸。刘水荣用心、用爱诠释着人间至孝真情,她的孝心感动着自己身边的人,也感动着周围的人……

  尽管刘水荣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只要一提到她的名字,村里无人不竖起大拇指连声夸奖。从她身上展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孝道,她的一言一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熟识她的人所效仿。

通讯员 傅子栋 记者 王富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记单县谢集镇孝亲敬老好儿媳刘水荣
~~~——记单县谢集镇孝亲敬老好儿媳刘水荣
~~~——记单县谢集镇孝亲敬老好儿媳刘水荣
~~~——记单县谢集镇孝亲敬老好儿媳刘水荣
~~~——记单县谢集镇孝亲敬老好儿媳刘水荣
~~~——记单县谢集镇孝亲敬老好儿媳刘水荣
~~~——记单县谢集镇孝亲敬老好儿媳刘水荣
~~~——记单县谢集镇孝亲敬老好儿媳刘水荣
~~~——记单县谢集镇孝亲敬老好儿媳刘水荣
~~~——记单县谢集镇孝亲敬老好儿媳刘水荣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生活
   第A05版:都市生活
   第A06版:情感·广告
   第A07版:文化娱乐
   第A08版:车界·广告
她的心中有大爱
专家支招解决高考后“不健康心理”
黄河调水调沙引来摄影爱好者
路口设立实验遮阳棚 市民说太实用了
“孩子有出息了,我们才心安”
“银发一族”秀舞技
菏泽学院大学生举办个人摄影展
鄄城民警帮找回
好心交警武明辉送8岁迷路儿童回家
郓城县中小学生基本医疗保险为患者家庭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