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画中安放智慧的心灵
——
记水浒好汉书画院院长孔路先生

  近日,在菏泽国色迎嘉宾书画展上,记者偶然碰到了水浒好汉书画院院长孔路先生,年近半百的他,神采飞扬,一种特有的智慧流露其中。当记者正要前往与其交流时,却看到了这样一幕。

  “孔先生,这幅《关公夜读春秋》是您的吧?”一个企业老总这样问道。“是呀!”“给您这个价,您出手吗?”这个企业老总给出8000元的手势。孔路却拒绝了。

  当企业老总走后,孔路向记者道出了不出手的原因。孔路说,一幅画饱含作者对它的理解,既有心血又有智慧,这幅《关公夜读春秋》是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创作的,不愿轻易出手。

  孔路对待作画有他自己的理解,他擅长工笔仕女画、历史人物画,尤其是在创作历史人物画的时候,他总要一遍遍地研究历史人物的性格。他拿起一本《水浒传》说,为了创作一整套水浒人物,他看了几遍《水浒传》。在他的作画观念里,历史人物画并不仅仅是长袍大褂,长袍大褂下面还有人物的骨骼和躯体,这就要看作者如何揣摩人物的性格,如何了解历史背景了。

  孔路先生从小时候就喜欢作画,8岁上学,就开始画一些山水花鸟这样的风景画,到了初中,更是迷恋。据他介绍,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在讲课,他在下面偷偷作画,被老师当堂训斥了几次,即便这样,也很难让他停下笔来。他说,翻开那时候的作业本,几乎清一色的全是他的“大作”。

  孔路初中毕业以后,真正开始接触作画。在孔路附近的村子里,有个老先生,非常善于创作神像之类的年画,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在初中毕业两三年的时间里,孔路便跟着这位老先生学习画神像。这实际上为孔路在今后作画的道路上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1978年,郓城县文化馆举办书画学习班,经乡文化站推荐,孔路免费进入学习班学习,从师于县文联副主席王福增先生,主要创作一些年画。王福增曾经说过,这个四十多人的学习班,今后如果能有两三个人走上创作的道路就不错了。孔路在班里算是佼佼者,也赢得了王福增先生的器重,在学习班结束之后,先生悄悄对他说,今后跟我到家里学吧。这样,很长一段时间里,孔路都是跟着王福增先生学画,至今,师徒二人关系甚密。

  1984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招生,孔路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报名参加了学习班,师从菏泽师专教授何乃奇先生,并深得何先生的厚爱,这时,孔路算是正式开始学习工笔人物、花鸟、仕女等。

  谈起获奖作品,孔路淡然一笑:“我对此几乎不怎么上心,一摞摞的证书都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不过他有一次印象非常深刻的参赛经历,说起来已是近二十年前的事情了。1995年,全国妇联慈善家协会主办了一次画展,由于县里缺少女画家,他便冒充了一次,并提交了一副作品《春晖》,是宋庆龄先生的一幅画像,居然代表山东省在全国的画展上获了奖,这是孔路第一次拿到证书和奖牌。

  随着孔路先生的名声越来越大,不少画院都邀请过他,却几乎都被他拒绝了。他说,作画一事,是用心静心,而非名号大小,尤其是历史人物画,那就是作者与历史人物的心灵碰撞,只有潜心,才能有好的作品。 记者 韩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在画中安放智慧的心灵~~~—
在画中安放智慧的心灵~~~—
在画中安放智慧的心灵~~~—
在画中安放智慧的心灵~~~—
在画中安放智慧的心灵~~~—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专 版
   第A05版:都市生活
   第A06版:专 版
   第A07版:文化娱乐·广告
   第A08版:车界·广告
诗书相谐 才情飞扬
刘德华演“盲探”勇斗杀人狂
电视剧《大唐御使传奇》年底开拍
痴恋五十载 牡丹情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