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丽针织有限公司,1300名员工全部来自于周边村庄的农民。从农民到工人,对于他们来说,身份的转变代表的是另一种“活法”。
“引导村民进城镇就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袁绍林,孟海镇党委书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中,他对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感触更深了一步。
孟海镇位于定陶县东北部,镇驻地距离县城20公里,发展工业经济的条件并不优越。然而,孟海镇懂得策略。“变劣势为优势,利用孟海镇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进来。”袁绍林解释说。
企业来了,周边的村民也呼呼啦啦地进厂了,中央空调,冬暖夏凉,待遇丰厚,工作顺心。拿惯了锄头的农民竟然很快就适应了工厂的生活,还有些竟然迷恋上了城镇的生活。女工白育英告诉记者:“我在镇里上班,下一步想让孩子来镇上上学,毕竟这里的教学条件更好一些,这样的话,就需要在镇上买房安家了。”
“孟海镇正在建设的中心社区可容纳1万多居民,社区内广场、卫生院、商业街、高标准幼儿园等一应俱全,入住后,村民们享受到的是和城市一样的生活。”党委书记袁绍林笑着说,“农民想要进镇了,这就是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如今,孟海镇中心社区建设现场,每天都有人来咨询买房事宜,其中一半以上是周边工厂的工人。”
“我们企业现在还急需要工人,现在就期盼着社区快点建好,更多的农民搬进镇里,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万丽针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吸引农民前来就业,他们每天发给员工40元的生活补贴。
“农民为什么来镇里,一是一定要有一项超过种田的收入来源,二是要有超过原有的更加优越的居住环境。”袁绍林告诉记者,“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农民进城进镇,而是要实现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只有让农民 ‘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才是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