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献血英雄之壮举 在于拯救成千上万鲜活生命
  ●血!血!血!赶快给我爸输血!爸爸你不能死!我不惜一切代价救治你!曹县庄寨小伙焦某眼看着父亲出血如喷,惊恐万状,大声呼喊!●快输血!快输血!俺妈妈大出血已昏迷了,叔叔、阿姨快救救我妈!牡丹区高庄镇小姑娘刘某一进市立医院即拼命大喊!●大夫!大夫!我儿子大口大口吐血不止,快给他输血!我就这一个儿子,单根独苗啊……东明县东明集年过花甲的唐老太太大哭失声。●为了不让白发苍苍的老人失去儿女;●为了不让未成年的孩子失去父母;●为了不让哇哇坠地的婴儿失去妈妈。请看——

—— 写在菏泽市中心血站成立17周年之际

本报通讯员 张勇军 宋美茹 本报记者 陈 奇

  编者按 面对大出血病人,面对失血过多生命就要终结的病人,世界上任何神医神术都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去死。而此时此刻,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能救命、能回天,那就是血!血液无法制造,没有任何东西可替代,只能靠人们挽手捋胳膊无偿献血。献血不能强迫,只能自觉自愿,靠许许多多高尚的人,为了拯救他人的生命,而积极献血。今天,本报特在菏泽市中心血站成立17周年之际,特刊出记者深入到曾大出血、大输血而获救的人群之中,深入血站工作人员及部分献血英雄之中采写的报道。广大读者可从中看到,从献血者身上流出的一袋袋鲜血,是如何救治那成千上万鲜活生命的。望广大读者能为之感动,挺身而出,加入到全市无偿献血大军之中。

●救命篇●

  为救一条命,他们“血里来,血里去”,前后组织、调度、协调血液达7000多毫升,足有两瓷盆鲜血源源不断输进一位普通农妇的体内。

  大出血!大出血!产妇快不行了!故事讲的是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一位从牡丹区乡镇医院随救护车而来的大夫,手拿一张化验单,一进市立医院妇产科病房就大声疾呼:“大出血!大出血!快点!快点!”

  他身后,一群人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推着平板车飞奔而来。

  几乎与病人推进病房的同一时间,市立医院妇产科护士马素霞、贺元青立即冲向产妇;一分钟之内,病人生命体征就已检测完毕。T:36.0C,P:120次/分,微弱;R:22次/分;产妇连血压都没了。患者此时面色苍白,双目紧闭,已是深度昏迷。

  “立即将患者推到手术室抢救,我已在手术室等候。”妇产科专家潘雷边向病房发布命令,边跨进了手术室。此时,医疗、护理人员一起推着患者直奔手术室。手术室医护人员已在门口等候。他们从患者家属和产科医护人员手中接过患者,冲向手术室。为了抢救病人,产科、手术室、麻醉科打破一切程序,敞开一切绿色通道。先救命,后办住院手续;先送病号进手术室,后送手术通知单;先施用科室抢救药品,后交钱。产科和手术室、麻醉科医护人员实行手口交接。所有人的步伐都是飞奔,所有人口里的话语都是“快!快!快!”

  此时惊恐万分的患者家属在手术室门外见到潘雷主任,连连磕头,哭声一片:“请您一定把她救活过来,她家里有等待吃奶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

  输血!输血!大家血里来血里去!由于该病人出血量已达全身血量三分之二,不仅测不到血压,而且血色素也仅剩4克(正常成年女性为11—15克)。要尽快止血和大量输血成为整个手术抢救的重中之重。

  潘雷作为妇产科著名专家、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又兼任市立医院医务科主任,他的职责、技术、权限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一边主刀切除产妇出血病灶部位,一边安排人员频频打电话向本院输血科、市中心血站协调血源,一边插入多路输血管道,向病人体内大量输血。然而,由于产妇属原因不明性妊娠期急性肝坏死,凝血极差,给止血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几乎是这边输进去,那边冒出来,过去的许多类似这样的病例,都在止血和输血的救治过程中,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没了。

  手术室里的人们都紧张得屏住呼吸,一双双眼睛都盯着潘雷手中那格外娴熟、游刃有余的手术刀。潘主任一边采用止血纱布、止血海绵等,对出血部位一一实施止血,一边催促器械护士郑春燕向血库继续要血,要浓缩红细胞6袋,加压给血;另加一路通道,双管齐下,给血浆和冷沉淀帮助止血,补充血容量。一袋袋鲜红的血液送进手术室,都好像久旱遇甘露,病人就多一份生的希望。手术台上,潘主任的止血手术更是紧锣密鼓。汗珠子扑扑哒哒往外冒,渗入手术服,不一会儿,他的后背已湿透。一块块洁白的纱布递过来,一块块染血的纱布拿出去,一盆盆血染的污水倒出去。尽管如此,麻醉师何友立仍紧急地催促:“快点!快点!血压维持不住了,血压又降到70/40mmHg。”于是,他们止血、输血的节奏又加快再加快。就这样,手术台上三个多小时的生死决战,随着盆腔出血的减少和浓缩红细胞、血浆、冷沉淀、液体源源不断地灌注,患者的血压一点点由70/40mmHg上升到80/50mmHg,最后上升到110/60mmHg,并且维持不再下降。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相互交换着欣喜的眼神,提到嗓子眼的心在一点点放松下来。在这以后的重症监护病房和普通病房后续治疗中,产妇病情一天天好转。

  哭声、笑声、鼓声、谢声,声声感天动地。4月28日一大早,晨雾还未散去,菏泽市立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前的广场上,嘟嘟嘟开进来三辆满载秧歌队和锣鼓手的车辆,顿时,老百姓的大秧歌尽情地扭起来,喧天的锣鼓敲起来,三面分别写有“妙手回春,济世良医”、“妙手扶桑梓、高医攀新峰”、“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巨幅锦旗,分别送到妇产科潘雷等专家手中。即将康复出院的农妇丈夫、公爹、哥哥和娘家母亲,向救命恩人连连磕头,泪如泉涌,场面感天动地,引来许多人围观。

  他,孝心感天动地。老父胃部大出血,接二连三出现“井喷”,血输进多少,又喷出多少。专家会诊:做手术,大输血,花费几十万,救治希望1%。一些人害怕人财两空,建议放弃。可他挺身而出,宁可花光全家所有钱财,宁可父亲救不过来,人财两空,也要手术!于是一场输血总量达12000多毫升的“血战”打响了……

  故事讲述的是曹县庄寨农民焦某,于2012年2月14日门静脉高压症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紧急入住菏泽市立医院消化内科,药物止血成功,两天后再出血,再止住,再出血。这样循环往复,输的血没有出的多,病人状况急转直下,生命垂危,已到休克状态,肝胆外科主任刘云建前往会诊时,病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心率快到140次/分,生命进入倒计时。如手术止血,风险很大。不做手术,100%死亡;做手术1%希望,且花费巨大。病人家属几十口人,都不敢拍板,有人甚至想放弃治疗,准备后事。 “动手术止血!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救,出血不止,就输血不停,宁可花费全家所有钱财,宁可父亲救不过来!”病人的儿子在父亲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毅然挥笔在手术协议书上签字。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备血!”在麻醉科杨华主任一次从血库抱来十几袋血后,肝胆外科专家刘云建亲自主刀手术,从上午8时开始,一边输血,一边出血,一边手术,随着手术的跟进,焦老汉出血由喷到涌,由涌到淌,由淌到流,由流到滴,再从滴到止住。手术成功了。患者几十名亲属及专家护士一颗颗悬着的心放下了。术后,病人立转ICU重症监护室继续输血。到当日下午5时,喜讯就从ICU传出,病人已经有意识感觉了!该病人前后住院50天,输血总量达12000多毫升,足有三大瓷盆。记者采访时,拨通焦老汉的电话,康复如初的他正在家里干活,谈到抢救过程 ,谈到输血一万多毫升的经过,他泣不成声。对抢救他的医生,对自己身上流淌的不知献血者姓名的热血,他不知该如何感激是好。

医生!医生!我儿子大口大口吐血不止,快救救他!我就这一个儿子,单根独苗啊……东明县东明集年过花甲的唐老太太大哭失声。

  该故事讲述的是7月中旬,东明县东明集青年农民朱某进城卖瓜回到家,洗完澡去厕所,在事先没有什么不适感觉的情况下,突然大口呕血不止。老母亲和妻子惊恐万状,匆匆把他送到东明县一家医院,经输液打针,时出血、时止血多次,好不容易止住了血,小伙子住院9天出了院。可刚回到家,更大的出血即卷土重来,由大口吐血,变为从嘴里往外涌,情况万分紧急。这一次,他们直奔菏泽市立医院而来。先住进消化内科进行药物止血,虽病情得到控制,可又再次出血。肝胆外科专家参加会诊,一致认为,小伙子的门脉高压引发胃出血,屡止屡出,已几乎处于休克状态,只剩下手术止血一条路了。可该病人身体状况已到了生命的极限,再开胸破肚做大手术,其风险之大,成功率之低都令专家望而生畏。

  可大家一看到他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就要面临失子之痛,两个不懂事的孩子面临丧父之悲,妻子面临失夫之难,都不再患得患失,在菏泽市中心血站的积极配合支持下,调剂来一万多毫升血液,开始了一边大出血,一边大输血,一边大手术,从死神手里夺人的战斗。

  说来也怪,肝胆外的专家救人之切似乎感动了上帝,他们连续所做的许多“血里来血里去”希望渺茫的大手术,个个都很成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死而复生。记者在肝胆外科13床见到这个姓朱的小伙子时,其母亲正陪伴着他养病,从老人家和记者滔滔不绝的交谈中,我们看到她守着险些失去、一天天康复的宝贝儿子是何等的庆幸、高兴。

  血液是命,全市医院每年大输血救命近五千人次

  对于大出血病人,说血液是命,不会有人怀疑。而对于外科手术专家来说,血液则是擎天大柱。菏泽市立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博士刘云建联系自己所做诸多的大手术,例例所输数以万计毫升鲜血的实例实感,他说:“血液是我们外科专家的定海神针,没有足量的血按到手里,我们是绝不敢动刀。”

  全市众多医院每年大输血救命,记者无法确切统计,可全市龙头老大哥医院菏泽市立医院每年500毫升以上的大输血、大手术救命足有上千人次,全市医院每年大输血救命近5000人次。这支庞大的死而复生的队伍中,又有多少位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丈夫?又给多少个家庭带来无限欢乐、幸福?又将多少本应是撕心裂肺的痛哭声,转变为大难不死之后的庆贺声、欢笑声?记者无法计算。

●献血篇●

  走进菏泽市中心血站,最能夺人眼球的应首推一楼大厅那七块排列整齐的、金光闪闪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牌。至于其他名称的一百多枚全国、全省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奖牌更是无法一一列举。一个地处菏泽城一隅、不太被人所注意的菏泽市中心血站,在创先争优的征程上竟能爆出如此感动中国、叫响神州的冷门,并且是连续7次全国夺冠。血站的领导同志莫非有什么魔法?盖世盛誉是靠什么来支撑的?

  血站内部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血站工作者首先应是献血者。要让他人无偿献血,自己必须率先无偿献血。

  翻阅菏泽献血英雄谱,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在那一行行、一排排、一页页名单中,有这么一些人名格外引人注目:菏泽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者2人,银奖者5人,铜奖者7人。献血2000毫升以上者达30人之多。菏泽市中心血站站长、党支部书记巨昆献血7600毫升;副站长姜林恩7200毫升、工会主席张勇军3600毫升、血源科主任张西雪20000毫升、血供科主任赵弟斌10000毫升、质管科李伟主任6800毫升、总务科张先奎主任7800毫升等。全站90多名员工(个别身体原因无法献血者除外),几乎全是无偿献血志愿者,是“活血库”,是一群十足的“献血狂”。

  2008年5月,在陕西服役的曹县籍战士陈西帅患白血病后,因为没有配型相符的造血干细胞,治疗一度陷入困境。作为该战士家乡血站站长巨昆闻讯后,当即召开全站人员紧急会议,他说:“我们从事的是一项爱心事业,在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同时,自己更应该带个好头。虽然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我们也一定要努力。即便这一次不能与西帅配型成功,最起码我们加入到了中华骨髓库,能随时为其他患白血病的人多提供一份救命的希望。”结果,在巨站长的带领下,血站工作人员凡符合血样采集条件的都全部参与,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2009年春天,牡丹区万福办事处一位叫杨玉丽的女孩,因患白血病无法继续筹集医药费而放弃治疗的事情,在报纸上报道后,巨昆站长心急火燎地立即带着鲜花和营养品到医院看望。当得知自己的血型和小玉丽的血型一样时,他当即表示,如果需要,自己将随时为小玉丽无偿献血。结果,回到血站后,巨昆站长果真先后为杨玉丽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同时,他果敢地拍板决定,市中心血站免费为杨玉丽提供了价值5万余元的血小板、血液。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终于保住了。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可血站工作人员浑身都是铁,又能打几个钉?宣传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都来献一份热血,拥有无数涓涓细流,何愁波涛汹涌的长江!

  血,是生命之本,也是生命之源。我市自1996年开展自愿无偿献血起步之初,民众由于受几千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无偿献出作为生命源泉的鲜血,许多人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对此,他们组织开展无偿献血,首先从改变人的思想、培养公民互助奉献行为开始,使之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风尚。从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从计划无偿到自愿无偿。

  他们与 《菏泽日报》、《齐鲁晚报》、《牡丹晚报》、《菏泽广播电视报》、市电视台、市、区广播电台等媒体建立了长年合作关系,设定了固定栏目,大力宣传献血知识和典型人物的事迹。仅是去年一年就在报纸杂志发表稿件600多篇。血站工作人员还有计划地组织引导社会各界利用入党纪念日、新婚纪念日、情人节、生日等各种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以无偿献血这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来进行纪念。自1997年以来,我市不但连续七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的殊荣,来自社会各条战线的无偿献血者,也纷纷荣登全国、省、市无偿献血光荣榜。在2008—2009年度表彰大会上,我市就有832名人员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其中196名献血者获得金奖 (人均累计献血量超过8000毫升),170人获得银奖,466人获得铜奖。血站工作人员都充分利用新闻报道、文艺演出、大会表彰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在血站采血车前,在街头献血服务中心,到处可见无偿献血者的身影。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属于各个年龄层,从事各行各业;无论是刚刚加入这个行列的献血者,还是默默贡献了多年的献血状元;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献血志愿者,他们都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了生命因奉献而美丽。

  向人民供应“放心血”,是血站工作的生命线

  一手抓高质量采血,一手抓安全供血,始终是菏泽市中心血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确保血液质量,他们一是不断加大对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力度。近几年来,血站相继派出大批人员参加全国和全省的各有关专业技术培训班。回单位后,再对全体职工全面培训。对新进人员全部实行为期两周的上岗前培训,全部参加了全国采供血人员资格考试。对转岗人员,按照卫生部要求,按类别考试,取得相应岗位的上岗资格证书。他们还邀请外地的专家教授进血站,系统讲授血液质量的各项技术要求,使全体业务技术人员的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加强硬件建设。近几年先后更新购置了血液检测、血液分离以及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血细胞分离机、血细胞洗涤机等一大批先进设备,其设施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三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是血站的生命,血站从严治站,强化质量管理,2006年血站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全市卫生系统首家全面建立和实施了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2009年实验室通过国家认可委的认可,进一步确保了供应血液质量万无一失。

  正是由于菏泽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业务技术精湛,设备精良,在血液检测、血液采集、血液出入库质量、血液成分制作等多项技术指标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仅以市中心血站血液检测管理为例,以满分的成绩完成了由世界卫生组织举办的 “全球输血感染项目”两次室间质评。“世界卫生组织输血感染项目”室间质评工作,在目前国内400多个的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中,只有30个单位有资格参与,与世界欧美发达国家的实验室同等条件地进行质量评价,我们菏泽市中心血站的血液检测水平已达到行业的最高标准。

  始终把献血者和用血者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菏泽市中心血站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走进位于菏泽市东方红大街的 “菏泽市献血服务中心”,人们会感到家庭般的温暖和温馨。献血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内设献血者接待厅、征询体检区、采血区等,还配备了彩电、咖啡机等服务设施,处处洋溢着人文和感恩的文化气息。在这里可同时采集全血和机采成分血,为献血者提供了温馨的献血环境。

  在日常工作中,血站工作人员还转变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他们坚持深入街头、农村开展采血工作,变过去坐等献血者上门献血为主动开发、壮大献血者队伍。从2008年起,市中心血站陆续在全市八个县设立了献血点,每周巡回前去采血,同时,他们还在很多农村集镇设立献血点,定时定点,大大方便农村群众献血。

  为给广大献血者提供方便,市中心血站还成立了菏泽义工无偿献血服务队,义工无偿献血服务队的成员没有年龄限制,经过专门培训后,为无偿献血事业做义务宣传、在献血现场为献血者提供咨询和引导等服务。目前,义工无偿献血服务队已有200多名成员。

开通无偿献血者自用血报销渠道,让无偿献血者危难之际既救他人,又救自己及直系亲属

  早在1995年,血站就开通了无偿献血报销快捷通道。为方便无偿献血者本人、配偶、子女、父母用血后报销相关费用,血站制定了快捷的返还费用办法,只要手续完备,情况属实,工作人员审理后可以直接报销。群众仅需十几分钟就可领到用血费用。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中旬,市中心血站已为无偿献血者报销用血款达480多万元。

  菏泽城区的张女士是个充满爱心的人,多年来,她先后20次参与无偿献血,并且献了39次成分血。俗话说,好心有好报,今年,张女士的善举得到了回报。她母亲得了再障性贫血病,治疗时需要多次输血,按照无偿献血的有关规定,参与无偿献血者,其本人和直系亲属在医院治疗输血后,可以将所花费用,到市中心血站按照献血数量进行报销。至今,张女士已到市中心血站报销1.6万多元。郓城县无偿献血者曹先生的女儿得了白血病,治疗时也需要大量输血,目前,曹先生已在市中心血站领到报销款56000多元。他激动地说:“俺闺女得病后,我们不但花光了家里的钱,还借了不少外债。市中心血站给报销的这些款,使自己坚持几年无偿献血,既救了他人,更救了自己。”

  的确,这些年来,爱心总是双向回流,感恩总是在相互之间。血站为感恩、关爱献血者和社会民众,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以多种形式回报社会。近年来,血站员工每年都积极参加“慈心一日捐”、“新农合”助贫、资助贫困大学生、向残疾学生捐助轮椅、拐杖,援助特困家庭、向灾区捐款等多项公益活动。牡丹晚报举办的助寒门学子圆梦救助仪式也安排在血站举行。无不彰显了人间处处有真情、有大爱的良好社会风尚。

  献血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此起彼伏,一个浩浩荡荡的无偿献血大军正在我市日益发展壮大

  如今,菏泽城乡无偿献血蔚然成风,已经成为全市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市民不但以极大的热情参加无偿献血,更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和支持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入党献血、生日献血、夫妻献血,成人日献血、新年献血等等,无不诠释了市民挽救生命、奉献社会的爱心。自开展无偿献血以来,全市已有70余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献血量2000毫升以上达到奉献奖的就达7000余人。尤其令人感动的是,我市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带头献血。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名市(厅)级领导干部、400余名县(处)级干部参加了无偿献血。更为全市无偿献血推波助澜。

  由于成绩突出,市中心血站先后100多次受到国家、省和市级表彰奖励,其中为菏泽市争得国家级荣誉“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7次,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15次;获得省级荣誉有山东省文明单位、全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29次;市级荣誉有全市文明单位、全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56次。来自社会各届的数千名献血者,纷纷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银、铜奖。

  正是:自古菏泽出英雄。而今献血英雄又在谱写新的篇章!

黄秀玲副市长(后排右二)在街头献血室慰问献血者市民踊跃献血菏泽学院大学生踊跃献血汽车站职工踊跃献血朱翠平带着自己的小孩参加献血光荣的无偿献血者菏泽建行职工踊跃参与献血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
   第A04版:专版
   第B01版:都市生活
   第B02版:情感
   第B03版:文化娱乐
   第B04版:车界 广告
献血英雄之壮举 在于拯救成千上万鲜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