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者牺牲被救者“失踪”
7月3日下午5时许,邓锦杰和朋友在孙水河边散步,看到河中央一男两女和一小孩儿在挣扎。他顾不上脱下裤子和鞋子,纵身跳下河,与蒋成爱等人奋力施救,最终使4名溺水者顺利脱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牺牲。
现场目击者称,这四位被救者上岸后,知道邓锦杰因救他们而遇险却不加理会,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就离开,还口出脏话“关我屁事”。此事引发广泛讨论,不少人对被救者的冷漠无情非常愤慨。
同时,人们被邓锦杰的事迹深深感动,用不同方式悼念这位年轻的救人英雄。网友表示,邓锦杰选择不顾自己安危救人,这是一颗善于助人之心的体现,更是一种勇气的体现。
宽容与谴责道德探讨
事发后,人们纷纷“寻找被救者”。
娄底市对此事高度重视。娄底市政法委发动地毯式排查并发动社区干部寻找四名失踪“被救者”。
7月10日,是邓锦杰的“头七”,当晚10时45分左右,被救者到邓家致歉。被救者中的三人(另一位为儿童)到邓家向邓锦杰遗像磕头并上香,然后给邓锦杰父母磕头致歉后递上一个装有一万元现金的信封,表示以后会把邓锦杰父母当做自己父母来供养,也希望他父母能把自己当成女儿、儿子。
至于为什么“消失”这么多天,被救者哭着说他们当时不知道邓锦杰因他们而牺牲,家里没有电视机和网络,与外界联系不多,7月8日才听朋友说大家都在找他们一家人,心里特别自责和难受,不敢面对邓锦杰父母,也不知该怎样联系邓锦杰家人。两天来他们一家都吃不下饭。正当此时,公安部门找到了他们。
据被救者之一李明解释,事发当天他们一家四口被救上岸后精疲力竭,经历了一场劫难,惊魂未定,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河里还有救他们的人没有上来,也不可能说“关我屁事之类的话”,混沌之间他们回了家。
对于被救者的解释,许多人认为这是借口。也有人认为是可信的,不少人指出就算这种解释不可信,只要被救者站出来道歉了,就应该原谅。有网友认为,老实穷困的农民,没见过世面胆怯,不知如何是好是有可能的,有良心的人就算一时糊涂,心理还是愧疚不安的,还是宽容他们吧。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伦理学专家左高山认为,此事要吸取教训的不只是被救者,而是社会。一方面,普通人知恩图报是一个道德标准,但要保证“好人有好报”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政府建立完善的救济制度,而非寄希望于每一个人的道德良心。另一方面,现在社会需要的是道德实践而非道德说教,对普通人的要求应是守住“道德底线”而非遵从“圣人标准”。
英魂感召社会向善
对于邓锦杰的牺牲,他叔叔邓方明表示,他们全家为邓锦杰的英勇行为感到自豪,被救者能够站出来说清楚事实并登门致歉,已获得他们原谅。被救者一家是外来务工人员,家境贫困,文化程度不高。
经最终核实,救人英雄除邓锦杰、蒋成爱外,还有彭卫兵、钟雄。娄底市政法委综治办副主任胡志德透露,娄底市已将4位救人者的行为认定为“见义勇为”,并将追认邓锦杰为娄底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娄底市团市委将邓锦杰亲属确定为“志愿帮扶重点对象”。
记者了解到,许多人自发捐钱给邓锦杰父母。一名来自广东的企业家捐款10万元,一个本地企业家捐款30万元。市民政局组织工作人员捐款2.3万元,市募捐委员会捐款2万元。
娄底市红十字会一群具有心理治疗专业资格的残疾人志愿者,自发对四名被救者进行心理救助。
(新华社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