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05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实安全“时间表”关键要抓监管
新华社记者 黄 冠

  刚刚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使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中央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时间表”,既表明党和政府有决心、有办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也提醒相关各方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事关生命健康,责任重于泰山。近年来的许多案例表明,无论是食品领域还是其他生产领域,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后果,管理松弛、制度落空的背后,是事故责任主体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是相关地方监管部门执法不严、惩罚不力。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食品退市、召回和销毁制度,建设生产经营者诚信数据库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黑名单”,并提出把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这些举措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果能够落到实处,相信将扎实推进食品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落实安全“时间表”,要坚持严格依法治乱。安全问题,实质是“私利”与“公利”之争,部分生产经营者为了经济利润不惜牺牲公众利益。要落实安全责任就要把安全管理制度化、法治化、常态化,坚持“严”字当头,露头就打、毫不手软,严禁大事化小、以罚代刑,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落实安全“时间表”,要做到有责必究。要建立起有效的安全“防火墙”,必须强调 “守土有责”,无论哪个部门、哪个地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严肃查处、严格问责。尤其要加强对安全监管者的监管,减少失职渎职现象,督促监管者把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置下移、监管关口前移,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落实安全“时间表”,要加强社会监督。做好安全工作,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企业要讲诚信、行业要重自律。要重视“黑名单”的惩戒和威慑作用,促使企业讲诚信、抓安全。同时要完善有奖举报制度、畅通投诉渠道、细化具体措施、健全工作机制,构建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人人关注安全的强大合力。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生活·广告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西安出租车司机将有统一社保
杭州来了“小候鸟”
合肥摧毁一特大传销组织
落实安全“时间表”关键要抓监管
“最美女教师”登上话剧舞台
赴死火场救员工 有德老板留英名
时事新闻
要闻简报
日本抗议俄总理视察日俄争议岛屿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试射导弹
法前总统萨科齐办公室和住所被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