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成果、扩大影响,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促进该项活动深入、持久地有效开展,本期选载14人所提有代表性的意见和建议摘要如下:
邓仰岭(菏泽市测绘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1、结合菏泽实际重点加强“城中村”改造。要有计划地选择一些重点地段的“城中村”,实施优先改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然后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实施改造计划。
2、尽快打通丹阳路,沟通城区东西之间的有机联系。尽快修建丹阳路公铁立交桥,全线打通丹阳路。
3、尽快修建大堤公园和万福河景观带,完善城市载体功能,给市民以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4、完善城市交通规划,加大公交配套建设,增强城市居民公交优先意识。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投入,满足公共停车需求。
5、重视人文菏泽建设,充分挖掘文化历史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旅游内涵,努力创建人文旅游名城,打造菏泽至鄄城、菏泽至东明、黄河风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拉长深化旅游产业。
6、加大牡丹产业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牡丹产业,提升菏泽牡丹特色文化,增强牡丹旅游优势。要整合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天香公园等牡丹资源,完善牡丹园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进一步体现人文关怀和深层次服务。
程广振 (菏泽市测绘研究院副院长、工程师):
1、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要把菏泽的 “牡丹文化”、“牡丹之都”充分地体现出来。要大力发展大田牡丹,体现其自然风光和无限魅力,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来菏观光旅游;要大力挖掘牡丹文化,着力开发牡丹服饰、牡丹骨雕、牡丹画册、牡丹字画、牡丹食品、牡丹化妆品、牡丹刻瓷等系列产品,丰富、提高菏泽牡丹文化的内涵;加大牡丹在城区的种植,真正让“牡丹之都”名副其实。
2、对城区主要干道两侧的建筑物立面,要实行全面整治。逐街逐道的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实行统一色调、统一牌匾制式。要对门前实行统一管理,切实加强对店外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治理,对主干街道等实行全日保洁,实行重点巡查。
3、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创建。在城市建单体设计、公共文化设施、城市广场、道路节点等规划建设上,要创设一批反映具有菏泽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雕塑和园林小品。在适当位置,设立黄巢纪念广场,设立黄巢大型雕像;在赵王河公园、环城公园等处,设立孙膑、范蠡、赵登禹等历史名人雕塑,激励后人效法前贤,建功立业。
王永忠 (菏泽市测绘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1、立足现状,以现有城区为主,做好功能分区,与周边县区以资源和优势互补为纽带建立互助经济圈,积极发展与周边地市的友好互动关系,协调发展,共谋双赢。
2、加大城区水系的保护、开发力度。充分利用原有的坑塘、环城公园、有保留价值的老宅来营造一个温馨静谧闲适的居住风格,深入挖掘原有历史文化资源,配合菏泽牡丹之都主题,在街头、公园广植牡丹、芍药等具有当地特色的花木,原有坑塘多栽种荷花,并充分开发牡丹应用和历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菏泽周边区域的旅游休闲中心。
3、尽快改善老城区道路交通不畅等状况。道路规划可以保留较宽的慢车道,兼做停车场用,老城区内增设地下停车场地,增设步行街数量,增加公共交通运输能力,以缓解老城区交通压力。
4、新区建设要独具特色。城市新区依托赵王河、洙水河、万福河建设特色不同的健身休闲公园和居住小区,以植被的迥异突出各自特色,建设风格凸显开放包容的城市特征,规划建设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
5、城区西部为菏泽的重要水源地,不宜安置化工、制药等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宜发展生态农业、特色种植、休闲旅游农业等项目。
6、东部开发区化工企业较为集中,宜根据其污染程度合理布局,污染治理需要系统的包含水体、空气及声光立体规划解决方案,土地使用收益应充分考虑环境成本。
7、现有牡丹园等主题特征较为弱化,应着力突出牡丹主题,继续增大牡丹种植面积。小区、公园规划设计中多留适于培育牡丹的基础设施。
周长杰 (菏泽市建设工程勘察院高级工程师):
1、京九铁路为全国交通的大动脉,规划与建设站位要高,要发挥该线路的优势,让京九铁路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2、长江路与黄河路之间开通至少两条东西走向的路线,修建跨越铁路线的立交桥,使东西交通联系便利。
3、沿京九铁路两侧各300m范围内进行绿化。沿铁路线内侧各100m范围内以草坪为基色,并分布有体现菏泽城市特点的牡丹等小型灌木。再向外侧种植高大乔木。
卢成成 (菏泽市规划局规划管理科):
1、突出菏泽“花乡水邑”特色,把其打造为人居城市。
2、突出古城城市文化特征。从保留“外圆内方”的城市格局建设的时代起步,突出与我市格局紧密联系的元素作为我市文化特色的代表,同时根据我市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作为文化支撑,打造起一个具有实质性内涵的文化框架。
3、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按照配套标准要求,优化功能、优化布局、优化标准,构建主城区公建配套分级分类标准。
李建丽(菏泽市测绘研究院工程师):
1、建议开发区的所有化工企业,全部迁至上海路以东,上海路以西作为开发区新城区发展的预留地;高新区的企业以医药企业为主,建议将企业迁至水库以西,并与水库留足安全间距。
2、东西向道路如曹州路、丹阳路、中华路、八一路与南北向道路如昆明路、西安路、青年路,要尽快打通。
3、建议在东部城区火车站附近择地建设汽车东站,以缓解东部居民的出行难。如果火车站附近可选地块不多,可以考虑把东站建设在铁路以东,长沙路两侧。
4、建议政府投资或招商引资开发青年湖,使之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胜地。
郑美青(菏泽市规划局审批窗口):
1、合则力强,散则力分,打造历史文化聚集示范区,建设历史文化发展高地。通过加强统筹,确立核心,树立典范,凝聚菏泽历史文化精华,利用聚集效应,充分发挥菏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2、科学定位,以人为本,要明确城市功能区域,建设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生活舒适、文化发达的科学发展新城市,推动菏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科学发展。
李素华 (菏泽市测绘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1、要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要增强其“钢性”,减少其弹性。城市规划一经审议通过,必须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统一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自觉服从规划,绝不能随意破坏规划。要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
2、加强城市管理。提高道路保洁水平,解决城市道路卫生死角的问题;提高公厕管理水平,解决如厕难的问题;加大垃圾转运的清运力度,解决垃圾占城、围城的问题;加强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解决户外广告设置混乱问题;设置城市旅游交通指示牌,解决方便外地游客在菏观光旅游出行难的问题;加强车辆停放管理问题,合理设置停车场。
3、要注重保护菏泽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持老城中的路网传统的棋盘式格局,保护老城区的河塘水系独特风貌,沿街商铺要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在旧城改造时,要划分合理的保护范围,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籍以保持古城传统街貌的历史特色。
4、彰显菏泽牡丹特色。重点提升曹州牡丹园、古今园及大田牡丹的观赏水平;通过合理调整牡丹种植结构,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达到牡丹自然花期次第开放,拉长牡丹赏花期,改善观赏效果。
曹更立 (菏泽市规划局市政工程规划科):
中华路(人民路至西安路)交通拥堵不堪。现针对中华路两侧区域内路网提出如下建议:
1、中华路以南区域内。建议尽快打通中山路(太原路至点将台路)。同时打通青年路(中华路至长江路),缓解解放大街与中华路、牡丹南路与中华路交叉口的拥堵情况。
2、中华路以北区域内。连接人民路至西安路的东西向道路有曹州路、丹阳路、八一路等干道,曹州路(太原路至西安路)与中华路的间距基本都在1000米左右,间距较大。
根据路网规划,“规划曹州路东段结合老行政中心区的再开发和洙水河绿地建设,形成步行商业街。”在上下班高峰期,和平路与曹州路交叉口、华英路与曹州路交叉口均比较拥堵,在约6米宽的步行商业街或游园路上能够承担如此多的车辆,充分说明了,快车道15米的中华路的驾驶舒适度还不如6米宽的步行街或游园路。如果能够重新规划一条连接人民路至西安路的支路或次干道,就能很大程度地分担中华路的交通压力。因此,建议对中华路以北路网重新规划,合理调整路网结构,加大路网密度。
朱玉钦(菏泽市测绘研究院工程师):
1、落实幼儿园、中小学、菜市场布点,医院、片区级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尤其是学校应严格按照服务半径要求,解决学生就近上学问题。尽快编制各项布点规划,并确保规划的实施。
2、建议城区发展方向主要向南发展、次要向北发展、控制东西两侧发展。
3、现状城区交通压力主要来源于东西向交通联系不畅以及过境公路从城区主要道路穿过。规划应偏重加强东西向干道网建设、外环路建设和入城车辆控制。
4、在加强各种工程管线建设同时,应考虑管线综合和建设时序问题,避免“先铺路、后埋管”等严重影响城区交通和浪费人力物力的现象。
5、分片区布置区域型公园、广场等活动中心,作为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
6、建议规划将西部城区工业园区中的污染企业往城郊外迁,逐步将西部城区建设成为宜人居住的城市组团。
周长里(菏泽市测绘研究院工程师):
1、加强市区内的停车管理,增加醒目美观的交通标识和停车标牌,划定停车泊位线,在各旅游景点和停车需求矛盾突出的道路两侧或附近增设临时停车位和临时停车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2、营造和提升牡丹旅游观赏区的服务环境。重点围绕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天香公园等牡丹景区,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服务标准,做好各项接待服务工作。
3、测绘要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体系。构建基础测绘公共服务体系与完善公益性测绘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建设空间定位综合服务平台,建立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建共享和社会大众化服务。
樊茂荣(菏泽市测绘研究院工程师):
1、建议在菏泽城区火车站附近增设汽车东客运总站,取消现有的客运总站。
2、建议加强城区停车场建设,以缓解交通压力,满足市民需要。随着城区车辆的急剧增加,交通压力日益增加,建议在商住小区和城市道路建设时,要提前规划设计充足的停车空间。
庞广彦(菏泽市测绘研究院工程师):
1、道路和桥梁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南北向和东西向道路的稀少严重制约了菏泽城市的发展,所以有必要新建几条贯穿城市东西南北的主干道。
2、工业区距城市中心区较近,城市开发建设受到限制。广州路作为城市的次发展中心,西侧已建设完工多个高档小区,而东侧为工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开发建设势必受到工业区的限制,所以工业区应适当向东迁移。
马嵩峰 (菏泽市规划局市政工程规划科):
通过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对城区内的坑塘、水体的保护和改造的方针思路,对城区内的坑塘水体进行开挖、清淤或者截污等工作,将城区内坑塘、水体的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加大保护力度,逐步恢复和提高城区内水体的功能和质量。 整理/蒋宝府周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