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家庭连遭不幸
20岁时,经人介绍,刘桂芝与丈夫马长更喜结连理。尽管当时农村整体生活水平不高,他们的日子还算顺意。然而好景不长。1980年,年仅35岁的小叔子马长月身染肝癌病亡,撇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孤儿寡母,日子过得异常艰辛。刘桂芝同情弟媳的境遇,和丈夫商议,为减轻弟媳的负担,地里的重活全由夫妻俩干,以后老人的事也不用弟媳过问。自此,家里十几亩的责任田,浇水、收耕,都是她和丈夫两人承担。刘桂芝上初中的女儿体谅家中的困境,辍学在家帮助照看3个年幼的孩子。1990年,刘桂芝在黑龙江生活的46岁的大嫂患白血病去世,之后大哥马长明又患上了偏瘫症。后来,更大的不幸又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庭。刘桂芝的丈夫患病确诊为肝硬化晚期,为给丈夫治病,她向亲友借了1.2万元,先后到济南、濮阳等地治疗,期间家中饲养的4头黄牛被盗,丈夫闻讯后病情急剧恶化。临终前,丈夫流着泪说:“我不想死,你在家里吃了很多苦,这一生我欠你的太多……。”刘桂芝忍着悲痛办了丧事。家里失去了唯一的“顶梁柱”,刘桂芝依然挺起了坚实的脊梁,春播秋收、除草打药等农活全都要她一人料理,还要照顾老人。
精心照料瘫痪公婆
1993年,刘桂芝81岁的婆婆因早年操劳过度而积劳成疾,身患半身不遂卧床不起,喝药吃饭,都是刘桂芝照料,接屎接尿更是不嫌脏臭。刘桂芝常常是忙完地里的农活,再忙着给婆婆擦洗身体、翻身,婆婆因病犯脾气时,她没有半句怨言,总是耐心开导,说说开心话。她常说:“您把我当亲闺女,我孝敬您是应该的。”2001年,婆婆病情加重住院治疗,为延续婆婆的生命,她向东营的妹妹借了1000元钱治病。在刘桂芝的照料下,婆婆又活了8年,离开人世时,已89岁高龄。
婆婆去世前后,公公马崇德肺气肿加重引发腿脚肿胀瘫痪,又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从此,刘桂芝又担起照料公公生活的重任。她经常变着花样让老人吃些有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早饭2个鸡蛋,家里的水果、奶粉等营养品不断。公公喜欢喝手擀面条,她坚持每晚将热面条送到公公手中。每到换季时节,她早早的给公公准备衣服。冬天,她经常给老人晒被褥,把老人的被褥拾掇得干干净净。天气好的时候,把公公扶到轮椅上,外出晒晒太阳,到大街上转一转,散散心。为缓解公公的烦躁情绪,刘桂芝还给公公买了电视,在院内栽植了樱桃、鸡冠花、菊花等花卉,简陋的庭院整理得非常整洁。
2009年秋天,公公在上厕所时突然摔倒,情急之下,刘桂芝也顾不上那么多的避讳,冲进厕所。公公直喊:“你出去,你出去。”然而,家中只有自己和公公两人,不进去扶老人能行吗?今年春天天气寒冷,公公肺气肿症状加重,在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7天里,刘桂芝白天和姑姐守在病床前伺候,晚上叫来女婿照料。同病房的病人感动地说:“就是亲生子女也做不到这份上啊。”其实这些年,每逢公公生病,刘桂芝为方便照料老人,就和公公同住一屋。
伺候老人无怨无悔
这些年,刘桂芝从来不敢出远门。她娘家老母已94岁高龄,生活多有不便,是娘家三兄弟和妯娌们轮流照顾。刘桂芝回趟娘家,都是傍晚把公公安顿好,晚上单身一人骑自行车去3公里外的娘家,晚上陪母亲说说话、聊聊天,给母亲洗洗头、洗洗脚,天一亮就要赶回家。
刘桂芝为省钱给公公买药,调理生活,她多年没有买新衣服,穿的全是在东营的妹妹邮寄的旧衣服。每天给公公用药治病需要钱,光靠种田每年3000多元的收入远远不够,为筹钱买药、买营养品,农忙时节她还给别人掰几天玉米,一天挣30元辛苦钱,补贴家用。至今,她家居住的仍是70年代修建的老房子。
现在公公已89岁高龄,看到不再年轻的儿媳整日为自己操劳,公公常说:“这些年苦了你,只是不晓得我这身体还要拖累你多长时间,你也是60多岁的人了,我心里疼啊。”刘桂芝总安慰公公:“俺高兴伺候您,谁都有年老的一天,当儿女的应该尽孝,谁能保证自己一生不得病,老了就健康呢?”让公公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是刘桂芝最大的愿望。
孝心感动乡邻
刘桂芝22年精心侍候公婆的事,深深感动着乡亲们,经常有人当面夸奖她。她被十里八乡的百姓公认为“贤孝楷模”。
几天前刘桂芝患了肠炎,走路也显得吃力,儿子在外地打工不在身边,家里没人在面前照料。邻居们闻讯后,马上请村医为她输液治疗,并给她和公公送来了做好的热饭,跑前跑后地照料。受到邻居们的关照,公公更是噙着泪水,既欣慰又愧疚。
为缓解刘桂芝家庭困难,村委为刘桂芝的公公办理了低保。刘桂芝说:“公公老年两度丧子,年过80又瘫痪,饱尝人间悲苦,照顾好公公是应该的。现在我很知足,姑姐对我好,儿子、儿媳、闺女、姑爷对我孝顺,邻居们也常常帮助我。”
是刘桂芝,用柔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庭,无怨无悔地孝敬侍奉公婆,走过了22个春秋,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歌。 通讯员 张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