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张电话卡 父子把话拉
杜堂乡建起“爱心话吧”
      本报讯(记者 阎世存)定陶县杜堂乡针对“留守儿童”感觉孤独这一社会问题,从去年开始,为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留守儿童”发放一张电话卡。一张电话卡,父子把话拉,定陶县杜堂乡“爱心话吧”众人夸。

  “孩子,这次考得咋样?在家听奶奶的话吗?给你留的钱花完了吗……”“妈妈,我考了全班第二名,就是想你和爸爸……”这是陆湾村留守儿童王字鸣在“爱心话吧”跟远在千里之外打工的妈妈通电话的真实一幕。

  杜堂乡缘何建“爱心话吧”?乡党委书记王利军说:“目前,杜堂乡有376名‘留守儿童’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过日子,他们很少跟父母交流。为让‘留守儿童’感觉到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与照顾,政府投资,买了一些电话,在全乡建起了十余个 ‘爱心话吧’。”

  据乡人口计生办的负责同志介绍,为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孤独问题,近几年,杜堂乡一直坚持一帮一亲情牵手活动。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发现,他们与父母联系难是一个普遍问题。去年,先在计划生育家庭试点,在中学、小学建起“爱心话吧”,为每一个孩子发一张电话卡,政府出钱让他们与父母联系。

  杜堂村留守儿童邵波现,今年12岁,在杜堂中学就读。其父亲邵光岭、母亲司佩玲在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打工,目前邵波现跟着60多岁的爷爷邵朱文过日子。邵朱文说:“乡政府给孩子一张电话卡,孩子整天像宝贝似的带着它。其实,电话卡上的钱也不多,才十元,孩子把它看做比金子都珍贵!”邵波现说:“想妈妈了,找个‘爱心话吧’,就能听到妈妈说话了。电话费打完了,政府还给充值!”

  杜堂乡 “爱心话吧”政府投资并不多,却架起了在外父母与孩子互诉亲情的桥梁,更使孩子感到了政府的关心、社会的温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一张电话卡 父子把话拉~~~
一张电话卡 父子把话拉~~~
一张电话卡 父子把话拉~~~
一张电话卡 父子把话拉~~~
一张电话卡 父子把话拉~~~
一张电话卡 父子把话拉~~~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版
   第A04版:专版
   第B01版:要闻
大与小的辩证法——东明县城关镇成功创建“全市经济强镇”的启示
杜堂乡建起“爱心话吧”
社会救助:惠及千家万户
鄄城人发: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万亩人工湿地改善水环境
“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