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B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异地购车暗藏猫腻:
“低价车”实为“问题车”
  汽车销售的报价因地而异,有的地方偏高,有的地方偏低,因此就有不少消费者选择了异地购车。记者采访发现,异地购车有时确实能为购车者节省资金,但有时也存在着虚假宣传、隐瞒消费项目等诸多风险,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谨防异地购车中的“三大猫腻”。

  猫腻一:低价作幌高价售车。辽宁省鞍山市消费者王明航准备购买某款中级轿车,在网上看到沈阳某个经销商的销售价格比本地报价低两万元。他通过电话确认后,决定到沈阳来买车。但当他抵达沈阳后,却被告知此款车型已售完,随后销售人员极力向他推荐另外一款高价位车型,而这款高价位车已远远超出预算。王明航这才知道,所谓的“低价车”只是个幌子。经销商的真正目的是吸引来外地消费者,卖出库存的车辆。

  猫腻二:“低价车”藏有附加条件。沈阳市民李某同样被外地的低价车吸引。但当他赶到外地销售处后,却被告知买车后必须加高档装潢,否则就不能优惠。李某按照对方的规定算了笔账,发现所谓的优惠价其实并不比自己在本地购车便宜多少。最后,他也只好无功而返,白花了一笔路费和食宿费。

  猫腻三:“低价车”其实是“问题车”。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特价车广告,其实,正规汽车制造商对4S经销商在价格上控制得十分严格,那些推出低于正常价位的特价车,往往暗藏许多“猫腻”,例如调换汽车配件,销售事故翻新车、试驾车或工程车等,还有些特价车为了降低成本,还对车型的装备做了简化,如果消费者发现了,商家则宣称对汽车性能没有影响。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王琦建议,消费者在看到 “异地低价车”的广告时,最好进行详细确认,明确车辆数量、质量和低价原因,或者先请售车地的朋友帮助进行现场确认后,才到外地购车。如果发生看中的车辆已经被售出的事情,也不要因为买车计划落空而轻易出手购买计划外的车辆。他还提醒,这些报出低价售车信息的往往都是一些倒腾车的 “车贩子”,他们拿到现车后谎称价格优惠,等顾客上门后再要求顾客多交其他费用,对闻讯而来的外地客户更是能宰就宰。因此,消费者购车时应该选择正规的汽车销售中心,不要轻信“低价车”广告。

新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异地购车暗藏猫腻:~~~
异地购车暗藏猫腻:~~~
异地购车暗藏猫腻:~~~
异地购车暗藏猫腻:~~~
异地购车暗藏猫腻:~~~
异地购车暗藏猫腻:~~~
异地购车暗藏猫腻:~~~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B01版:要闻
   第B02版:情感
   第B03版:记事 新闻速读
   第B04版:车界
3款下周上市新车抢“鲜”看
“低价车”实为“问题车”
菏泽百姓的狂欢节“草根明星”的大舞台
交警提醒您注意10种危险的驾驶习惯
昌河福运青岛上市
不要在习惯中损坏爱车
愿陈光标砸车不仅是一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