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3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禁烟之路任重道远
  5月1日,我国全面实行禁烟令。5月31日,又逢世界无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禁烟宣传在这段时间里可谓处处耳闻目睹。但我市社会各界在禁烟行动上表现情况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采访调查。

一边是禁烟标语,一边是烟头满地

  在菏泽城区一些室内场所调查采访时,记者发现很多场所如宾馆、饭店、候车室、病房等,大都在显著位置张贴出有关禁烟的标志、标语。尽管这些“禁吸”标识十分醒目,却依旧挡不住部分烟民的照吸不误。

  进入菏泽城区中华路的一家酒店,记者看到进入前厅的人群中,时而有嘴里叼着香烟的烟民。他们匆匆而过,留下一股浓浓的烟草味。遇到这种情况,大厅的服务员并没有上前劝阻。禁烟情况较差的,要数部分规模很小的网吧。有些网吧的室内光线非常阴暗,封闭的空间内弥漫着一种刺鼻的烟味,室内的人员毫无顾忌地吞云吐雾,有的桌子上竟然堆积满了一烟缸的烟头,而网吧经营者不仅没来制止,有的自己还在吸烟。

  也有一些室内的公共场所,禁烟效果比较明显。记者来到城区几家医院观察。在门诊楼、病房里,吸烟的现象就绝少存在,有个别耐不住烟瘾的烟民都是跑到门外“过瘾”。一位嘴里叼着香烟的患者家属刚进入门诊楼内,就被一旁的医护人员劝阻熄灭香烟。这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自从禁烟令实施以来,医院的环境比以前大大改善,在室内吞云吐雾的现象基本杜绝。一些情不自禁想在室内吸烟的人,一经劝阻也都能够配合。然后,记者又来到了菏泽汽车总站。在候车室外,叼着香烟的烟民随处可见,但在候车厅里,吸烟的人却很难寻觅。

  虽然有些室内公共场所能够较好地遵守禁烟令的规定,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室内场所的禁烟情况不容乐观。一边是墙上的禁烟标志,一边却是烟头烟灰满地。看来这全面禁烟,不仅任重而且道远。

室内禁烟,难在何处?

  年年喊禁烟,有关吸烟的危害也没少宣传,可就是收效甚微。一些严格禁烟场所,可以暂时不抽,一旦出了门,又复燃起来,公共场所彻底禁烟实在太难了。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这烟如此难禁?究其原因,除去和一些烟民吸烟有瘾、自身难戒外,还有和这烟中含蕴的人情有关。

  有人说,喝酒能沟通感情。但有不少烟民认为,吸烟亦可。递上一支香烟,点上,在吞云吐雾中由最初的寒暄几句到开诚布公,感情进而升华。尤其是求人办事时,递烟更是不可或缺。小小一支香烟,仿佛成了打开人际关系的敲门砖。而且有人认为吸烟能代表身价,越是高档昂贵的香烟,带来的优越感越充分。另外,在讲究喜庆气氛和热闹场面的宴请宾朋、结婚摆桌时,不少人的共识是:怎能少了香烟的影子?如果没有,客人一定会觉得主人太小气,主人也会觉得没面子。所以在宴席上,嘴里叼着香烟、全然不顾旁人感受的烟民随处可见,禁烟在这里好像成了“例外”。

  对于一些室内公共办公场所的吸烟问题,也存在着有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过多劝说的情况。市民王女士对记者说,自己办公室内有两三个烟民,烟瘾都十分之大,手中点燃的香烟经常接连不断。迫于是多年同事,还有的是领导,实在忍不住了最多说两句,起效不大。看来这禁烟还真有点难。

公共场所禁烟,需要监管合力

  在网络上,对于禁烟的争论也是此起彼伏、渐进白热。有人说,没有需求,就没有供应。烟草行业带来的巨大利益和我国庞大吸烟人群的现状,使得这种简单的“一刀切”方式根本无法实现。那么该如何更好地实现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呢?

  记者认为,首先要加强监管力度。既然现在国家出台了相关的禁烟规定,就应该严格执行,尤其对一些饭店、网吧、KTV等娱乐室内场所,必须加大硬性的工作措施。同时,实现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仅仅依靠卫生部门的劝导和呼吁,这种力度远远不够,还要根据实际现状,多个执法部门共同形成监管合力。比方说可以责令室内公共场所成立禁烟巡查队,并进行检查评比,严格进行有关惩罚。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实际情况提高宣传的实效性,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拒绝自己主动吸烟,并敢于劝阻别人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

  记者 张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生活
   第A05版:都市生活
   第A06版:经济博览
   第A07版:文化
   第A08版:车界
人生沧桑有大爱
休闲渔业: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
禁烟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