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改革闯新路
2008年底,国家开始推行成品油税费改革,交通部门的管理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费税改革后,郓城县交通运输局出现“富余”人员数百名,向税务部门分流的指标极为有限。局长李广才觉得,富余出来的人员曾经为交通事业做出过贡献,重大变革面前,一个负责任的局党组只能竭尽全力为他们找饭吃,不能弃之不顾。
到哪里给他们找饭吃呢?
费税改革后,交通管理路在何方?
这些重大问题摆在郓城县交通运输局党组的面前。
局长李广才寝食不安,辗转反侧。此时,省交通厅《开展农村物流试点工作方案》摆在了他的案头。他仔细研读着《方案》,一个念头在他的胸中跃动:县里的经济发展这么活跃,运输市场需求旺盛,物流发展空间巨大,可以说是商机无限。特别是农村物流空白点很多,农村运输业经营主体“多、小、散、弱”,专业化、集约化、协作化程度低,车主业户物流观念不强,经营方式依然是传统的单一型运输服务,运输业为农村经济的服务还很不到位,农村物流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如果把交通干部职工向下转岗分流,让他们到乡镇去、到农村去着力发展农村物流,既安置了富余人员,确保了队伍稳定、行业稳定,又为交通事业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了新的财源,还能直接进行贴近式“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吗?
但过去运管员都是以管理为主,现在突然让他们去发展农村物流,放下架子主动为运输业户、为企业服务,他们在思想上能转变得过来吗?而且交通人终究是没有发展物流的实战经验。能否把农村物流搞起来,许多人心里没底儿,疑云重重。
2009年冬,李广才带领中层干部冒雪到烟台莱阳、滨州沾化、泰安宁阳考察学习物流经验。他们看到,交通物流为基层交管所开辟了丰富的财源,交通所收入颇丰,所里干部职工干劲冲天,一派兴旺发达的繁荣景象,丝毫看不出“费改税”给他们造成了多大影响。前去参观考察的人员在羡慕之余,人人心里都深为触动,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增强了回去后大搞物流的信心和决心。
李广才及时将考察情况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汇报,谈了发展郓城农村物流的意向和决心,取得了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2010年春节刚过,县政府便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成立了郓城县农村物流工作领导小组,为农村物流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领导保障。
搏击风浪敢弄潮
郓城县交通运输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了 《郓城县农村交通物流发展规划》、《关于发展全县农村交通物流的实施意见》,对全县交通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即,按照“政府引导、交通主管、公司运作”的原则,建立以县交通物流中心为枢纽,以乡镇基层交管所物流配送为延伸,以农村集贸市场、企业物流节点为支撑的三级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同时规定,凡发展农村物流的交管所,县局每月拨付1000元的办公经费,配备微机、传真,为其开通全国“一点通”物流网,费用由局里支出;物流服务方面的收入则由交管所自行支配。优惠政策一出台,各交管所积极响应。局党组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先行试点,积累经验,然后再逐步铺开。在随官屯、张营、城关和丁里长四处交管所先搞试点,并由局里出资组织人员到济南进行物流学习培训。通过培训,大家在物流方面解放了思想,增长了知识,增强了信心。
随官屯交管所成立了交通物流中心,配备了专业设备,主要从事货物的配载信息中介咨询服务、货物仓储服务、货物运输服务,以及普通货物的装卸。交管所人员深入到企业,对辖区内的货物流量、流向、运力进行了登记造册,做到了心中有数。所长陈兴元说:“我们的服务理念就是为车找货、为货找车,把运力和货源进行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辆的空驶率和货物的滞压时间。只要业户一个电话,我们马上登门服务。”他们从业户购车开始,帮助业户选车型、订车、落户、买保险,办理营运证,直至开业,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仅保险一项,他们就为车主投保80万元。他们把车主的车辆信息进行登记造册,当证件需要年审时,就提前一个月告知应参审的证件和相关手续以及收费情况,并根据业户需要,提供代理服务,节省了业户的精力和时间,较好地实现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密切了与业户的关系。他们印制了 “明白纸”,把交通物流中心的工作范围、联系方式、收费标准等内容发放到企业,对规模以上企业重点走访座谈。聘请了专业法律顾问,协助客户处理在车辆运营中出现的纠纷和车险理赔工作。
今年5月份,华灵集团有600吨皮棉需从淄博运到郓城。得知这一消息后,陈兴元找到集团业务员,希望集团将这笔业务交由交通物流中心运作。征得同意后,交管所便在物流中心的网络上发布了货源信息,找到该县从淄博返程的车辆,将皮棉全部运回,提高了企业和运输业户的经济效益。今年以来,随官屯交通物流中心为企业提供车辆2000余次,为运输业户提供货源78000余吨。
在做好为车找货、为货找车的同时,随官屯交通物流中心还极力维护车主业户的利益。今年4月份,一运输业户在河南省因为没有带二级维护卡受到交通稽查罚款。这位业户回来后,找到了陈兴元。陈兴元立即向河南方发函,告诉对方二维卡在山东省不属于路检项目,该车的二维卡由公司存档,不随车行。不久,河南方将罚款如数退还。今年6月份,车主刘师傅的行车证在交警队年审时换了证,而交通运输局核发的车辆营运资格证还未到年审期限,车辆在无棣县被交通稽查大队查扣。理由是行车证和营运证不符,属于无效营运,罚款5000元。车主向随官屯交通物流中心求援。经过交通物流中心的多方努力,也将这笔罚款追回。
随官屯物流中心在所有的服务环节中,只在装货时收取车主50至100元的信息费。低廉的收费、全方位的服务,讲诚信、守诺言,使随官屯交通物流中心很快赢得了市场。随官屯辖区的华灵集团、伯仲工贸公司、郓城龙泉油脂加工厂等十几家大型公司,看中了交通物流中心完善的服务体系、良好的服务态度、优质的服务过程,纷纷请求交通物流中心为他们服务。这样,交通物流中心的车源增加了,运输车辆的货源也有了保障。服务对象的效益提高了,交通物流中心的收益也相应地攀升了。由于有了交通物流中心,随官屯交管所的干部职工从费改税后的无所事事到现在每天忙得团团转,职工工资增加了一倍,工作热情一下子迸发了出来,队伍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强。
张营交管所是一个驻煤矿管理的交管所,辖区内从事原煤加工的企业多,运输公司也多。张营所共有15名工作人员,其中11人从事源头管理,4人从事物流工作。该所共服务于7家运输公司,运输车辆90余部,2800多个吨位。局里投资3.2万元,建设了一个大型的LED显示屏,发布货源、车辆信息和驾驶员信息。在凯祥运输公司,经理赵怀伟高兴地告诉笔者:“在没有加入张营所交通物流中心前,我的14部车辆只是为企业自身服务,只有拉煤一项业务,车辆经常闲置不说,返程时都是空车,运营成本很高。加入物流中心后,车辆实现了科学调度,避免了车辆闲置,在返程时,通过所里提供的物流信息,从外地配货,避免了车辆空驶,公司的收入增加了50%。”张营乡有许多玻璃瓶厂,白沙使用量很大,所长杨树杰就亲自到济宁港联系业务,谈价格、看质量,俨然成了厂里的采购员。有时候,交管所的同志还要带领司机去收货方卸货,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一忙到半夜也是寻常事。有人问他何苦做事这么细致,他说:“以前搞规费征收,是行政执法,现在搞物流,得讲服务,该我们做的做了,不该我们做的也做了,服务到位了,才能赢得业户的信任,才能促使农村物流不断发展壮大。”
张营所每月可向管辖下的运输公司提供有效信息300条左右,按每条50元收取信息费。除去办公经费,所里每位同志的月收入增加了一倍。效益增加了,干劲就上来了。谈起创业之初,所长杨树杰十分感慨:“当时,让谁搞物流都不愿意去,为什么?顾面子、放不下架子,以前是穿着制服搞征收,现在是穿着制服搞服务,总觉得有点别扭。”杨树杰话锋一转:“现在和从前可大不一样了,收入增加了,大家干物流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几个从事源头管理的同志都要求加入到物流队伍中,邻所的几位同志也希望能调到我所工作。”
经过半年时间的运行,随官屯、张营、丁里长、城关四处试点交管所的交通物流中心发展得红红火火,经营收入逐步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工作量迅速加大,职工不得不加班加点。由于人手不够,试点交管所纷纷向局里申请要人。
看到试点单位的物流搞得如火如荼,人员收入增加了,工作热情高涨,其他交管所的所长都坐不住了,纷纷要求在自己的辖区内上马交通物流中心。
农村物流天地宽
目前,郓城县交通运输局正在逐步完善县级物流信息平台,与全国最大的物流网“一点通”网站实现了联网,对全县物流信息按行业、分门类进行整合。采取“1+21”模式,在县物流中心系统下分出21个乡镇物流子系统,对全县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信息进行统一调度、统一发布、统一分销,具备了网上物流交易、GPS车辆跟踪、在线金融服务等多重功能,实现了与全国各地信息资源的共享。投资60余万元为乡镇交管所配备了微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照相机等设施。乡镇交管所成立了物流配货站,条件成熟的适时成立运输公司,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企业和农村物流节点网络。全县现已成立6家乡镇物流运输公司,拥有各类运输车辆2000余部,发布物流信息近2万条,发送货物20余万吨、8000辆次,服务村队、企业1000余个,实现盈利50余万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郓城县交通运输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在交通变革中寻求到了一把金钥匙,为行业的繁荣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9月10日,全市交通系统转方式调结构现场会在郓城县交通运输局召开。
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