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57岁的李宗建是冉堌镇刘庄行政村的一位普通农民,看到乡邻都在寻找发家致富的路子,李宗建也不甘落后。但他一没本钱,二没技术,仅有的是一腔热血。由于自己曾开过拖拉机,对农用机械有着浓厚的兴趣,第二天,他怀揣着家里全部积蓄,驾驶着借钱购买的一台联合收割机,开始了依靠农机发家致富的梦想,当年李宗建从中尝到了甜头。
初战告捷,增强了李宗建从事农机化创业的信心。2008年,他决定趁热打铁,增加了设备,加大作业规模。李宗建的举动受到了市、县农机局的关注,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这使李宗建信心倍增。2009年,他与该镇侯楼、张店等8个行政村签了3000亩的订单服务。土地有了,可这么多的地着实让他心里没底,万一弄砸了咋办?于是他成了农机部门的常客,寻求帮助。农机局领导专门派技术人员给予他技术上扶持,帮助他培训机手,在耕种、收割季节,到田间地头进行作业指导。李宗建深知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每逢农机局派技术人员下乡培训,他都相邀到专家过去授课,从而掌握了机耕和机收技术等知识,使他在作业中游刃有余,这更加坚定了李宗建使用农机创业的信心。
对农机事业的执着追求,使李宗建有了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设想。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李宗建也进一步认识到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他常想,要干,就要高起点、上规模、增效益,而自己的发展优势还在使用农机上,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一步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不断探索农机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新路子。于是他萌生了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想法,当时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在冉堌镇没有成型的经验可以借鉴,于是他又找到农机局,把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想法与县农机局进行了沟通,得到了农机局领导的认同和大力支持。在农机局的帮助和引导下,坚定执着、胆大心细的他,于2009年3月成立了“承璐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收麦、送麦到家、犁地、旋地、小麦播种等服务。
致富不忘乡邻,渗透着李宗建朴实的乡村情结。自从事农机作业以来,他致力于服务农村、农民,着力解决一些贫困户、外出务工户的后顾之忧,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农机帮扶活动。还多次到各镇做典型经验介绍,传授农机服务经验,冉堌镇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每说起李宗建,无不伸出大拇指称赞:“好样的!”李宗建却说:“农业机械化就是要改变老百姓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现状,我挣多挣少没有关系,让更多的老百姓从中受益、最后共同致富才是我的想法。”
记者晁会芹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