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辘湾村:从“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
  今年以来,定陶杜堂乡辘湾村借鉴先进地区“村民自治”的先进经验,设立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民监事会“三会”村务治理机构,分别行使村权(村民自治权)中的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构建“村权三分、三会自治”村治新模式。这一制度的实施,改变了村干部的工作行为,促使村干部由过去的“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转变。

  推行“三会治村”前的辘湾村,村务管理缺乏透明度,群众对干部心怀疑忌,群众上访不断。为了让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该村成立了村民议事会和村民监事会。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进行一事一议,让群众自己进行决策。

  辘湾村的祝贾街,横穿祝庄自然村和贾庄自然村,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晴天尘土飞,雨天满街泥。干部群众都想修,但由于缺资金,一直搁了好几年。推行“三会治村”后,村干部召集群众召开了村民议事会,对修祝贾街这件事进行了一事一议。村党支部书记王同柱问:“大家愿意修祝贾街不?”群众回答:“都盼了好几年了!”王同柱又问:“现在村里不兴收公粮提留了,村里没钱,大家说,祝贾街怎么修?钱从哪里来?”“集资,按人摊!”90%的群众提议。

  祝贾街大部分在祝庄,少部分在贾庄,怎么摊才公平,村干部不得不征求群众的意见。“祝贾街在祝庄与贾庄的长度比例是多少,祝庄村民与贾庄村民摊钱的比例就是多少!”群众的建议让这个搁了好几年的难题迎刃而解。祝庄村民和贾庄村民共同集资,祝庄村民每人摊225元,贾庄村民每人摊140元,辘湾村党支部又向县交通部门争取了资金7.92万元。有了钱,难事不再难,不到两个月,祝贾街就修好了。修路开支全部在村务公开栏公布,群众交口称赞。

  之后,辘湾村又用同样的办法分别解决了村小学危房改建问题和村蔬菜合作社建高科技示范大棚土地流转问题。王同柱说:“自从成立了村民议事会和村民监事会,群众积极参与村务的决策和监督,村务管理提高了透明度,群众对干部少了误解和猜疑,多了信任和支持,干群关系越来越好。当干部的再也不用担心为群众办事会无缘无故地背上黑锅。”村民王义民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村里的事由村干部说了算,我们想知道也知道不了,想参与也参与不了,总怀疑村干部背地里捞了群众的钱。现在不同了,村里事情怎么定的、钱怎么花的,我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干部自然也就清白了。”

  记者 阎世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生活
   第B01版:要闻
   第B02版:专版
   第B03版:记事 房产
   第B04版:旅游 广告
巨野产业转型升级激发经济“长高变壮”
东明强化措施确保夏粮丰收
辘湾村:从“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
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暨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防控美国白蛾
我市9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
我市外贸持续高歌猛进
我市一批党史编研成果将与读者见面
我市将评选“二○一○年小麦种植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