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8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B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菏泽古代四泽十水考

潘建荣

      二是南济、北济说:《水经注》认为,自古以来,济分南北:出荥泽之水为北济,经阳武、封丘、武父、济阳、冤朐、定陶之北,东北流汇濮水,东入钜野泽;出黄河之水为南济,经阳武、封丘、济阳、冤朐、魏冉冢、共王陵、济阴郡、定陶县南,东北流,汇菏水、黄沟枝水而东北入菏泽,再入钜野泽。《水经注疏》的撰者、清人杨守敬等人持其说。

  三是南济上游为荥川,济阳以下为南济水;北济上游为济水,下游为沮水。现代史学家蒙文通先生认为,《经》脉济道,过荥泽北,过阳武县北,过平丘南,过济阴县北,《注》言北济与《经》同,应为古济水。自济阳以下,《水经》言,济水过冤句县南,过定陶县南,又屈从县东北流。《水经注》南济与《水经》合。济阳以上,北济者为古济水,而南济非古济水;济阳以下,南济者为古济水,而北济非古济水,仍是《禹贡》中的沮水。蒙先生把《水经注》中的济阳以上的北济水与济阳以下的南济水连接起来,就是古济水道。而南济之济阳以上之水,则是战国以前的荥川古道,其下游为《水经注》中的黄沟水。这样大致解决了争论两千年的济水古道和《左传》、《穆天子传》中的荥川问题。但是这仍然没有解决“东出于陶丘北,又东北汇于菏”的问题。造成如此混乱多说的根源在黄泛。

  古人黄文叔说的好:“济渎之水,自周以来,凡数变:初为济,及导荥为川,则荥与济合;鸿沟既开,荥渎为(黄)河所乱;及荥泽又塞,则所行者为(黄)河水矣;汴渠不通,则钜野以北,所行为菏(水)、汶(水)”

  黄氏把济水、荥水、汴水混流,导致济水记载混乱的基本原因点出。公元前360年以前,济水出黄河,入荥泽、东出而过陶丘(定陶西北)北,东北入菏泽;梁惠王开鸿沟引黄河之水,出荥泽之济水与出荥泽之荥川混流,荥川之名,渐以鸿沟代之;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之水淹大梁(开封),进一步混乱了荥水、鸿沟、济水、汳水的水系;东汉修蒗荡渠,又以蒗荡渠代之;遂有浚仪渠、阴沟水之称;至三国时,人们已分不清这条河究竟是济水还是荥川,统以南济之名代之济水。

  西汉元光三年(前132),河决瓠子,泛滥23年;两汉之交,河、汳混流六十余年。济水、黄沟水(荥川)俱在河、汳之间,济阳以下,不论是济水还是荥川,都成为不能行洪的渎、淖、沟、渠。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使河、汳分流,重新开挖济阳至定陶的济水之道,即古氾水之道,曰南济。南济之名始于王景治河。《汉书·王景传》记载:“初,平帝时(公元元年至五年)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公元34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久积,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里县。逮后三十五年,汴渠成,明帝巡行,下昭曰: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就壤坟。此汴坏而济亦坏,汴治而济亦治之徴也。”从“济渠”可知,早在西汉末年,深川之济水已被时人称为济渠,印证出自开鸿沟以来,济水已由河变成渠。从“济渠所漂数十里县”分析,这六十多年河、汴混流的主河道是济水,因淤塞严重,水不畅流,所以洪流溢出济水,竟淹漂几十个县,可见灾害之大。如此水灾,王莽不治,刘秀不治,直到公元68年,汉明帝始用王景治理。从“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就壤坟”分析,黄河入堤,汳水归道,而陶丘之北的济水故道已由“壤坟”代之。证明济水故道已淤积的很难治理。于是就另开新河。这从“汴坏而济亦坏,汴治而济亦治之徴也。”一句可以看出,汴水走的是故道,济水开的是新道。《水经注·济水》云:“济水当在王莽之世,川渎枯竭;其后水流经通,津渠势改,寻梁脈水,不与昔同。”这又证明在王莽时,曾大旱一个时期,济水等河断流。在后来王景治河时,济水河道已和原来不同(津渠势改),只能按当时的地形和水流方向 (寻梁脉水),再开条“不与昔同”的河道。原济水走陶丘之北,现已被淤为壤坟;故从陶丘(今定陶城西北程庄龙山遗址)之南又开一条新河,即郦氏所谓的过戎城北、济阴郡南、定陶县南、侧城而东北流、汇菏水、黄沟枝水之南济。这条另开的南济水,就是因刘邦登基于此,而著名后世的氾水。(见氾水)

  现已明了,南济的上游,即封丘以上为古荥川,又称鸿沟、阴沟、浚仪渠、蒗荡渠;下游则过济阳、魏济阴郡(左城)、定陶南,折而东北入济水旧道。三国曹魏黄初元年,黄河决溢,至使济阳以下南济水河道再一次淤塞。《晋书·傅祗传》记载:“自魏黄初大水之后,河济汎溢,邓艾尝著《济河論》开石门而通之,至是復浸坏。”此条可证黄河泛入济水新道后,不久即被淤浅,致使洪水溢出河道。经过修治,不久河又入济,堤又被浸坏。据《晋书》、《宋书》、《魏书》等文献记载,晋至北魏的三百年间,兖豫之境水患不断,南济、北济之道,应在此期间进一步淤塞。到郦道元著《水经注》时,南济、北济已淤塞不能行舟,故时称济水,时称济渠,都表示出济水已失去贯通东西交通大动脉的作用。这从《晋书》、《宋书》诸将列传记载北伐,过汳水、黄水、清水,而不过济水,就能知道济水再一次淤塞。从而导致《水经注》写济水走向时,已很难分清荥川、济水、沮水、澭水、黄沟水之流经,只能根据时人俗称,写出南济、北济之道。(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国际
   第A04版:社会生活 广告
   第B01版:国内
   第B02版:文化 娱乐 广告
   第B03版:记事 广告
   第B04版:广告
牛福钦:书画写就人生路
菏泽古代四泽十水考
《虎胆雄心》央视—8热播中
明星档案
图片新闻
曹州牡丹图咏之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