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行动暖人心
“急返乡农民工之所急,想返乡农民工之所需”,春节过后,我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纷纷根据当地具体实际,为返乡农民工送去“温暖”:2月11日,巨野县首次开展“春风送岗”活动,为返乡农民工开展就业送岗、技能培训、权益保护等一系思想。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建立起适应用工市场需求、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培训网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联动的培训机制;二是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转换能力;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以及根据重点行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向式培训。今年春季,全市各县将免费培训返乡农民1万人,全年预计完成技能培训6万人。
学习技能成自觉
在牡丹区劳动技工学校里,记者见到了正在聚精会神学习电焊技术的郭庆光。今年23岁的他家住成武县党集乡,初中毕业后便出去闯荡,先后干过建筑、装饰、食品等行业,已有五六年时间,可以说是位“资深”的外出务工者。前些年经济形势好时,他也能往家中寄些钱,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裁员让他失去了待遇还不错的“饭碗”。回到家后,郭庆光参加过大大小小好几次人力资源招聘会,都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待遇低的不愿意去,待遇高的又干不了。”没了经济来源,让他一下有了危机感。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于是“学艺”成为他今年开春的首要任务。他报名参加了牡丹区举办的技能培训班,学的是电焊专业。郭庆光说:“俺现在要多学一门手艺,以后出去才好找活计。现在没有技术,工作很难找啊!”
目前企业用工大量缩减、对应聘人员素质要求开始提高的新形势,使广大返乡农民工普遍感到了压力。他们原来大部分靠的是体力,能应付高强度的工作量就行了。而现在没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就根本找不到工作岗位。于是许多人根据自己的实际,踊跃地报名参加各项技能培训,期望能学得一技之长,好找个挣钱养家的工作。
转变观念是关键
如何看待今年以来返乡农民工受训出现热潮的现象,市劳动局的负责人说,这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民工已经意识到用工形势的变化,这种新的情况迫使人的观念也必须跟着改变,学好知识和技术,才能拓宽就业门路,在激烈竞争中找到谋生的“饭碗”。形势变了,如果自己的观念还停留在怎样寻找一份体力活干干的阶段,势必在寻找就业岗位时处处碰壁。
一位劳动部门人士谈到,目前,我国沿海和南方一些大城市的企业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体效益有所萎缩,但一些技术岗位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依然有岗可寻。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朋友应该开拓思维、与时俱进,多学习掌握一些技能知识,以适应用工新形势下的要求。如果一成不变地继续走以往那条 “单一体力活儿”的务工路线,肯定就业的门路会很窄。在参加技能培训时,农民工朋友要根据自身实际,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企业岗位的需求,来选择所学的技能知识。一定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记者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