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9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B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治月饼过度包装需综合施治

刘雪梅

  中秋临近,五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月饼过度包装的整治。然而在今年的贵阳月饼市场上,经过乔装打扮的各类月饼礼盒照旧粉墨登场,不仅包装设计精美,月饼礼盒中的搭售礼品更是花样翻新,其中售价在1880元的某精装月饼礼盒中还附送了茅台酒和品酒夜光杯,“年年整治,年年露头”的月饼过度包装“风头”依旧。

  2005年发布的《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月饼的包装成本应不超过出厂价格的25%,单粒包装的空位不超过单粒总容积的35%,单粒包装与外盒包装内壁及单粒包装间的平均距离应不超过2.5厘米。然而政策得到的市场的反馈是,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被各地月饼生产商与经销商屡试不爽。尽管今年“天价”月饼现象得到了一定遏制,然而高档月饼依旧 “风头”不减。

  某月饼生产厂商向记者透露,既然国家对“天价”月饼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月饼包装的重点随之也由 “天价”月饼转移到高价月饼上,相对于一盒售价动辄上万元、过度包装痕迹明显的“天价”月饼而言,高档月饼的包装成本隐蔽性更强,对包装是否过度的问题很难界定。据质检、工商、物价等主管部门反映,超市、商场、名品店以及高档酒楼等主要销售区,包装精美的高档月饼依然占据主导,然而在包装成本的界定上,高档月饼是否存在过度包装问题的界定难度很大。对那种标价上千元的月饼,凭常识就能判断这类月饼明显属于过度包装,然而对于那些包装精美的高价月饼而言,对是否属于过度包装鉴定起来就很有难度,包装成本是占25%还是30%很难精准。

  月饼过度包装缘何屡禁不止,除了政策漏洞的原因之外,公款消费是造成这类商品一直很有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包装的月饼价格远远高出了其价值,从价格杠杆原理上看,这类商品没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反而每年都拥有稳定的市场,这是很难成立的,之所以会出现与理论矛盾的现象,是因为购买这类月饼的顾客,大部分属于公款消费,导致了价格这一市场调节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对月饼过度包装问题的整治,要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不仅要从生产环节上堵住,更重要的是在消费环节加强疏通的问题,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过节观和消费观,形成自觉抵制高档月饼的良好过节风气,通过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双管齐下之法,让这类商品丧失销售空间,自动退出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生活
   第B01版:新闻关注
   第B02版:农民之友
   第B03版:文萃
   第B04版:消费市场
马文广的奥运金牌梦
奥运引来台胞游 中秋包机销售火爆
山东职业病呈增长趋势凸显危害转移现象
青岛:无偿献血可获2万元保障
哈尔滨将发行多功能社会保障卡
五部委规范月饼包装通知和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
百姓漫谈物价形势
整治月饼过度包装需综合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