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2006年11月份,杨楼镇黄尔庄村的年轻妇女王红,因家庭琐事和婆婆发生口角,一气之下,王红生气回到了娘家。王红一定要让婆婆亲自登门道歉,才肯回婆家。婆婆碍于情面坚决不去。一年多来,男方石某经村干部多次去叫王红,也未成功。双方的亲朋好友也从中多次撮合,希望双方能够和解,但均未能化解。由此,双方打起了“持久战”。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更如同生死对头,多次发生冲突。为此,王红及父母在要求对方赔礼道歉未果情况下,今年5月王红到杨楼法庭起诉,要求和丈夫石某离婚。随即,石某也向法庭提出离婚要求。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石某夫妇多次到杨楼法庭上诉,承办案件法官都给予热情接待,耐心调解。案件承办人从阅卷阶段就进行了多次协调,分析了各方调解未能成功的原因和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对下次再调解时应注意的方式、方法及技巧做了精心的准备。经过精心准备之后,案件承办人吴建国、杨公敬放弃休假两次召集双方当事人调解,经过耐心细致的辩法析理和说服工作,双方为法官的热心、耐心和诚意所感动,均降低了原来一直坚持的无法为对方所接受的主张,两案调解终于成功,双方均对调解方案感到满意。
案件调解结案后,作为承办人的工作已经完成,但为了彻底解决纠纷,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两承办人决定在双方签收调解书后,作为鉴证人赶赴现场鉴证双方履行各自的义务,就这样双方持续两年的“持久战”终于偃旗息鼓,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通讯员傅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