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经纪人、互联网作为农民与市场间的“二传手”,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买难卖难,增产增收。这是单县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大亮点。
“我们本身不是挣社员的钱,而是挣流通的钱,合作社通过集体签订合同,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养殖成本。”单县郭村芦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
单县按照 “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多主体创办,多产业发展,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推进,多机制联合,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广大农民向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把广大农民联合起来,共同闯市场,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今年,全县新增专业合作社9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03家,入社农户12万户,入社群众人均增收500余元。
近年来,有1.5万名农民经纪人活跃于单县城乡之间。单县积极引导有经济头脑的种田人率先从泥田里“跳”出来,通过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沟通信息,活跃市场流通,从原来靠力气干活转变为靠头脑赚钱。每年该县的农产品经纪人将瓜菜、畜禽、果品运销往外地,可提高农民收入1.2亿元。
“我上网查看了山药行情,这批山药发往南京比在哈尔滨多卖了2300元,互联网帮了我的大忙。”终兴镇山药贩运大户李峰晖说。
单县还充分发挥合作社、经纪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资建设农副产品项目。今年以来,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2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45.3亿元,同比增长99.8%。今年1-8月份,预计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130元,同比增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