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25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B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别关注
农民工的“城市故事”
  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重庆,“农民变市民”政策悄然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教育:农民工子女免费就读

  李巧玲是重庆市民族职业中学初三学生,来自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她说,学校免去了她的学杂费、住宿费,现在每学期只需交25元作业本费,以卖菜为生的父母再不用担心供不起她读书了。

  重庆市民族职业中学是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免费就读学校”。在这里,和李巧玲一样的农民工子女占七成以上。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实行免除借读费、学费、杂费等政策,对贫困学生减免书本费,还设立了奖学金、助学金,提供生活补助。

  在重庆,农民工子女被安排在农民工打工区、聚居区附近的公办学校就读,凡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都可以免试入学。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超过330所,义务教育阶段去年共接收22.5万名农民工子女就学。

  重庆正在制定关于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逐步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女与户籍地儿童少年享有同等待遇,与本地学生在贫困生困难资助、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享用教育资源。

  培训:农民工和企业双赢

  26岁的吴雪梅去年从生产车间调到公司会计部,收入比过去高不少。她说:“这得益于政府、企业提供的各种教育培训机会。”

  10年前,吴雪梅初中毕业,从四川自贡农村到重庆,在重庆山城燃气具公司做了一名车间工。“那时基本不懂啥子技术,干得也是力气活儿,一个月收入只有三四百块钱。”

  吴雪梅碰上了好机遇,重庆市政府推出鼓励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的措施。2005年,吴雪梅在沙坪坝一家会计培训中心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在职培训,得到会计资格。政府有鼓励政策,公司为她报销了培训学费。

  今年初,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向用工企业推出“农民工提升和入职培训项目”,不仅提供免费培训课程,还按参训人数给农民工所在企业经费补贴。吴雪梅所在公司先后有近300名职工被推荐到江北区五里店职业中学学习,吴雪梅参加了办公自动化培训班,公司给他们发交通费和生活补贴。

  吴雪梅说:“这些培训很受欢迎。政府把优惠政策和用工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既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又满足企业需求。”

  近年来,重庆近十万名农民工参加了各种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项目。劳动部门通过免费课程、经费补贴等方式鼓励用工企业培训、招用农民工,利用职业教育平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

  今年2月,重庆投资5000万元用于建设全市最大的农民工培训基地,今后每年可以培训农民工5000人。培训科目包括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技术、电梯安装与维修等20多个实用技术专业。

  住房:给农民工一个“家”

  一年前,王华祥一家三口搬进100多平方米的新房,有了重庆主城区户口。这位从开县农村走出来的农民工深有感触:“有了住房,才觉得有了家。”

  王华祥记得,1997年刚到重庆工作时,生活条件十分简陋。“那时收入不高,住在厂子集体宿舍,睡的是上下铺,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住七八个人。”

  不久后,王华祥开始租房,住在厂子附近郊区农民家,一个月租金五六十元。2000年,王华祥结婚时搬到公司附近小区,还是租房住,不过有了公司发的租房补贴。他开始攒钱。

  2006年,在政府扶持下,公司为员工修建了一栋职工联建房。王华祥说:“我们以每平方米1500元的价格买下产权,当时重庆房价已经达到3500元左右。以农民工身份入住这栋低价房的员工有几十户。”

  重庆逐渐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多层次住房保障模式正在形成。从今年起,重庆市将在主城区建设50万平方米以上“农民工公寓”,以低租、低价购买等方式为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还规定在城市打工多年的农民工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

新华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
   第B01版:要闻
   第B02版:健康生活
   第B03版:文化
   第B04版:产经
农民工的“城市故事”
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早分科不好
“今年收入肯定要比去年好”
弃商返农路亦宽
保险公司要求车主退保为哪般?
中国鸽子树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开花
“死钱”莫当“活钱”理
肥猫进窝难
芒果拍卖创纪录
假警察抢劫撞上真警察
越狱犯吹牛再次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