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显著,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2007年定陶一中先后荣获 “市五一劳动奖状”、“市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市县整改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围绕教学抓质量
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是我们发展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大事。我县牢固树立“教学第一、质量至上”的指导思想,实现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思想转变,唱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均衡发展观,夯实小学、初中基础,提升高中教学水平,科学管理、强化教研,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把时间、精力和措施主要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切实把教学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安排工作,定期考核,奖优罚劣。县教育局实行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乡镇制度,每人负责一到两个乡镇,经常深入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评估学校工作成绩的首要标准,认真考核,严格奖惩,促使学校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不断完善教学工作评估标准和方案,加强对小学、初中教学工作的平时考核和动态管理,把平时考核成绩纳入全年综合评估。对在评估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授予“定陶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对连续两年获此殊荣的学校,授予其校长和业务校长“定陶县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对成绩较差的学校,提出批评并限期整改,并纳入重点管理监督单位,在下一年的评估中重点检查。对连续两年评估成绩位列后三名的学校,给予该校校长和业务校长黄牌警告。高考奖励向小学、实践延伸,小学、初中培养的学生升入本科,与高中学校同时奖励。对高考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大张旗鼓地通报表彰,对高考成绩连续三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学校,取消年度评估资格。为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先后举办了“新课程理念论坛”和小学校长培训班,全县200多名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参训。全县共有42名高中教师、66名初中教师、88名小学教师获得了县级教学能手称号,43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2名教师获得省教学能手称号。
围绕发展抓管理
优质高效的管理,能够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为此,我们积极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以创建规范化学校为龙头,全面深化学校常规管理工作。
坚持从严治校和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依法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对学校收费、基建工程、物资采购、后勤等项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和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教育工会和教代会作用,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按照“校容整洁、校风文明”的目标,我们把2007年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年”,努力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和师生行为文化建设工作。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创建“绿色校园”。全面做好中小学招生管理,进一步完善小学、初中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依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摸清残疾儿童底子,动员其家长及时送孩子入学,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进一步规范高中招生行为,严肃考风考纪,依法治招,从严办考。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定期开展校舍、交通、消防、供电、食品卫生等安全检查活动,狠抓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完善校园安全联防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清理校内及学校周边非法音像制品摊点、流动饮食摊点以及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打击针对学校和师生的不法侵害行为,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心理教育和应急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自救能力。严格执行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做好预防和处置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将安全工作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内容,确保安全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
围绕学生抓师资
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主体,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谈不上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我们首先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制、校长任期制和任期考核制。凡是新任中小学校长都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校长任期一般为3—5年一届,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原则上实行交流,对不能胜任和不宜继续担任校长职务的,及时予以调整。在此基础上,切实抓好教师学历层次与业务水平的提高。鼓励教师参加函授、自考学习,提高学历层次。以“新观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抓好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全员培训。做好中小学音体美、外语和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的师资培训。制定班主任培训规划,分期分批组织好班主任培训。建立师资补充机制,按照“平等竞争、双向选择、优中选优”的原则,在编制范围内,通过公开招选,选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改善师资结构。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认真做好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在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培养和评选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县教师中,评审推荐出“定陶名师”人选,实行重点培养,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培养一批在全县、全市叫得响的名师。
围绕办学抓投入
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契机,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现代化,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我们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抓好责任分担、资金管理等关键工作的落实,确保各项经费及时到位,确保中小学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县教育财务结算中心的作用,实现对农村中小学财务工作的统一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严肃财经纪律,保证教育资金及时快捷地拨付到学校,确保经费使用的规范、安全和有效。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完善贫困生救助制度,使所有家庭贫困学生都能得到救助,确保他们有书读、有学上。全年落实资金1921.5万元,全部免除了城乡初中和小学生的学杂费。我们还加大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力度,及时制订完善配套措施,管好、用好改造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同时,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倡导形式多样的捐资助学,搞好配套资金的筹集,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今年共投入资金2161万元,维修校舍16845平方米,新建校舍42272平方米,全县学校2005年底以前的危房全部消除,全县9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用上了宽敞明亮的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