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协会:和谐的“动力源”
南郭屯村是个养鸡专业村,在该村的带动下,目前的豆占、祥符营、鲍夫庄等邻近村也搞起了养鸡,目前的四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也是一个靠养鸡走上富裕路的专业村。2001年,在村党支部的倡议下,四村成立了养鸡协会,为群众搞好信息、技术、物资、销售、维权等方面的服务。养鸡协会没有活动经费,却长年组织了系列活动:饲料公司派专家不定期到村义务讲授养鸡技术;县畜牧局畜牧站每月派专家到村义务讲授养鸡的防病治病技术;在鸡蛋销售方面,协会制订了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统一鸡蛋销售价格,引导养鸡户打造诚信品牌,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该村鸡蛋从没出现过积压现象,畅销河南、安徽等地,年创利润50多万元。
帮带活动:和谐的“助推器”
实施帮带、共同致富,是党组织向心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助推器。如今养鸡业的迅速膨胀源于村党支部的帮带活动。一方面支部帮党员。村党员李梦月建养鸡场时,村党支部决定把他作为全村养鸡带头户,先后为他贷款3万多元,并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养鸡效益每年均在2万元以上,活生生的事实使全村干部群众受到了启发和鼓舞,迸发出了养鸡热情。另一方面党员带群众。村民郭铁柱一家四口人,除去农业收入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村党支部书记杨五贵主动与他结成对子,帮他贷款3万元建好鸡舍,购进了1000只蛋鸡苗,郭铁柱第二年就净增收入一万元。目前,全村共结成这样的帮扶对子30多个,已有20多户贫困户彻底摆脱了贫困。
村规民约:和谐的“铁尺子”
形势的发展给当前的农村带来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因宅基纠纷等影响农村稳定发展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四村行政村党支部制定的《村规民约》,从根本上杜绝了这种现象。四村的宅基地由村里统一规划,哪位村民想扩大规模养鸡或上项目,村两委随时能解决用地问题,养鸡户占用村宅基一亩,每年向村交一定数额的承包金。在四村,宅基全部姓“公”,没有私人宅基,在外工作人员退休后想回家居住,可马上为他安排宅基,村里从没有发生过一起宅基纠纷。村主任张素勇说:“规矩是群众定的,干部党员带头执行就是了。”
四村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水平,构建出了风正、气顺、心齐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郭同合王绍国